[讨论]国际黄金计价为什么用盎司,而不用克?
国际黄金计价使用“盎司”而不是“克”,背后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金融权力变迁。
盎司(ounce)起源于古罗马的计量单位“unica”,作为一种英制单位,它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称量重量,如一盎司牛肉,还可以用于测量液体体积,如一盎司咖啡。值得注意的是,黄金的计量使用的是“金衡盎司”,与普通的“常衡盎司”或液体盎司有所不同。1金衡盎司大约等于31.1034768克。
那么,为什么国际黄金市场采用盎司计价而非克?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现代黄金市场起源于伦敦,伦敦黄金市场自1919年开始每日定价时便采用了金衡盎司,且当时以其精准的计量标准著称。随着英国的商船驶向全球,金衡盎司标准逐渐扩展至全球,成为国际黄金交易的行业标准。
二战后,随着英国逐渐衰落,美国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然而,由于英美两国都使用盎司计价,金衡盎司作为标准单位继续沿用,成为黄金市场的全球通用语言。可以说,盎司的广泛使用并非因为它比克更科学,而是因为它历史悠久,且得到了世界两个最强大金融帝国——英国和美国的支持。这是历史、习惯与金融权力的产物,也可视为金融体系的“活化石”。
至于为何没有改为更为普及的“克”呢?这主要是因为改变计量单位的成本和风险过于高昂。黄金产业链从金矿开采到黄金饰品铸造,再到期货合约和实物交易,都已经围绕盎司这一单位运作了百年之久。所有合同、系统和报价都深深烙上了“盎司”的印记。如果强行改为“克”,相当于给全球金融体系进行一次“心脏移植”,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混乱和成本,还可能导致投资者和机构的认知混乱,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投机风险。
因此,维持现有的盎司计价方式是最稳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不会对交易产生实质影响,因此没有必要做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