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815回复:0
[8卦]功能越多 烦恼越多
功能越多 烦恼越多
● 高极登 在新加坡买跑车不实际,曾有人这么认为,因为快速公路的时速限制是90公里,对每小时能跑200公里的跑车而言,100公里以上的速度从理论上说,永远也用不上,所以对车主而言,他是花了钱买了用不上的功能。 日前,检查电视机的电线,后头一大堆的接口,有红有白有黄,一个接错就影响操作。现代电视功能奇多,具有Teletext资讯功能、能接音响器材、录像机、光碟机、电缆电视机顶盒(Set top box),还能接数码相机和摄像机。 许多电器盲,买电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收看本地节目,这林林种种的功能,一概用不上。对厂商而言,增设这些功能都需要成本,这些成本就加在用户身上,间接上用户是多付了钱。 为什么厂商不能设计一些功能简单的傻瓜电视,比方只能收看节目,没有其他功能,同时卖得便宜些,让普通用户觉得实惠,也让更多“贫民”有能力买电视,推广电视的销路? 像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复印机也是一例,使用不当按多了钮,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指示,一下子整个机子动弹不得。 清理电脑时,才发觉里头装了许多没有用到的东西。先是视窗操作系统,装置的时候,它一股脑儿地把什么都抄进硬盘里,一盘上华文用户会去设定汉字库,我在设汉字库时发觉系统里头也载入了法文、德文、阿拉伯文……平时根本不会用上,这加重了硬盘的负担。 下个月,微软就要推出新操作系统Vista,容量更大,功能更多,上亿人又得花时间、金钱、精力和脑力,来应对这个新系统。 许多电脑功能都变成白象
硬件发展至今,性能不断提高,微晶版技术,精密度已从千分之一毫米(MM)的微米迈向万分之一毫米的纳米技术。物质世界有个局限,早有专家提出这个看法,微处理器(CPU)再复杂,在小小的方寸之间,最终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专家预见微处理器体积加大,甚至一架电脑用上两个处理器,果然,今时今日,出现了双核心处理器。四核心处理器正在酝酿中,再过几年就会问世。 当然,用户得多掏腰包来支付这些提高了的性能。现在的微处理器,具有专为无线上网和电玩而设的功能,一般用户用不上,这些功能则成了白象,但你还是得付钱买下这些没用的东西。 日前看到一则广告,宏碁(Acer)的笔记本电脑只卖799元,原来是用上超微公司(AMD)的晶片和Linux操作系统,如果用上英特尔的晶片和微软视窗,价钱肯定要加上千元,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两家公司赚了我们多少钱。 日常生话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怪现像,坊间有很多自动提款机之类的服务机,问问身边亲友,很多人说不上它们的功用,银行总是有人排队提钱存钱;今时今日还有人到邮局付水电费、电话费,为什么? 除了自动提款机常有人排队提钱,其他的服务机少人问津,为什么人们不爱用机器处理付款等事务?原因简单--机器的亲和性不高,就以付水电费来说,得输入很长很长的单据号,或是扫描条码,一些单据得以正确的面向卷入夹缝中,方向一错又不行了。 有一次在停车场,一个中年妇人急得满头大汗,现金卡怎么插都不行,闸门不开,后面车子排长龙,我下车帮忙,正反前后四面试尽,就是不行,最终才发觉插错槽。 另一次是通过自动机租影碟,储值卡在一租一取两个槽插来插去,最终卡在里头,原来有人把槽上的说明撕下掉换,破坏了整个运作流程。 许多软硬件工程师在设计时犯上师心自用的毛病,自以为是,最后完成不实用的设计。服务机前少人排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新闻编辑
● 高极登 在新加坡买跑车不实际,曾有人这么认为,因为快速公路的时速限制是90公里,对每小时能跑200公里的跑车而言,100公里以上的速度从理论上说,永远也用不上,所以对车主而言,他是花了钱买了用不上的功能。 日前,检查电视机的电线,后头一大堆的接口,有红有白有黄,一个接错就影响操作。现代电视功能奇多,具有Teletext资讯功能、能接音响器材、录像机、光碟机、电缆电视机顶盒(Set top box),还能接数码相机和摄像机。 许多电器盲,买电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收看本地节目,这林林种种的功能,一概用不上。对厂商而言,增设这些功能都需要成本,这些成本就加在用户身上,间接上用户是多付了钱。 为什么厂商不能设计一些功能简单的傻瓜电视,比方只能收看节目,没有其他功能,同时卖得便宜些,让普通用户觉得实惠,也让更多“贫民”有能力买电视,推广电视的销路? 像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复印机也是一例,使用不当按多了钮,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指示,一下子整个机子动弹不得。 清理电脑时,才发觉里头装了许多没有用到的东西。先是视窗操作系统,装置的时候,它一股脑儿地把什么都抄进硬盘里,一盘上华文用户会去设定汉字库,我在设汉字库时发觉系统里头也载入了法文、德文、阿拉伯文……平时根本不会用上,这加重了硬盘的负担。 下个月,微软就要推出新操作系统Vista,容量更大,功能更多,上亿人又得花时间、金钱、精力和脑力,来应对这个新系统。 许多电脑功能都变成白象
硬件发展至今,性能不断提高,微晶版技术,精密度已从千分之一毫米(MM)的微米迈向万分之一毫米的纳米技术。物质世界有个局限,早有专家提出这个看法,微处理器(CPU)再复杂,在小小的方寸之间,最终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专家预见微处理器体积加大,甚至一架电脑用上两个处理器,果然,今时今日,出现了双核心处理器。四核心处理器正在酝酿中,再过几年就会问世。 当然,用户得多掏腰包来支付这些提高了的性能。现在的微处理器,具有专为无线上网和电玩而设的功能,一般用户用不上,这些功能则成了白象,但你还是得付钱买下这些没用的东西。 日前看到一则广告,宏碁(Acer)的笔记本电脑只卖799元,原来是用上超微公司(AMD)的晶片和Linux操作系统,如果用上英特尔的晶片和微软视窗,价钱肯定要加上千元,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两家公司赚了我们多少钱。 日常生话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怪现像,坊间有很多自动提款机之类的服务机,问问身边亲友,很多人说不上它们的功用,银行总是有人排队提钱存钱;今时今日还有人到邮局付水电费、电话费,为什么? 除了自动提款机常有人排队提钱,其他的服务机少人问津,为什么人们不爱用机器处理付款等事务?原因简单--机器的亲和性不高,就以付水电费来说,得输入很长很长的单据号,或是扫描条码,一些单据得以正确的面向卷入夹缝中,方向一错又不行了。 有一次在停车场,一个中年妇人急得满头大汗,现金卡怎么插都不行,闸门不开,后面车子排长龙,我下车帮忙,正反前后四面试尽,就是不行,最终才发觉插错槽。 另一次是通过自动机租影碟,储值卡在一租一取两个槽插来插去,最终卡在里头,原来有人把槽上的说明撕下掉换,破坏了整个运作流程。 许多软硬件工程师在设计时犯上师心自用的毛病,自以为是,最后完成不实用的设计。服务机前少人排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新闻编辑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