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 1
  • 2
前往
共 36 条
查看:3279回复:35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房事]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现在跟日本当年不是很相象了吗?
楼主发表于:2007-12-08 03:47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现在跟日本当年不是很相象了吗?
回顾日本房地产“泡沫神话” 世界敲起警钟
  ●泡沫期间,人们不相信价格会下跌。历史已多次证明这是错误的。   ●必须对一切财产泡沫背后的神话持怀疑态度。那个神话就是价格会永远不断地上涨。   ●即使毫无用处的土地,各个公司也全力争夺。   美国的住房价格经历了数年惊人的上涨之后,现在似乎摇摆不定。回顾日本出现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历史也许对我们有所帮助。   泡沫程度惊人   毫无疑问,现在的美国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有着天壤之别。其一,日本当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更快、幅度更大。部分原因在于,投机者利用迅速上扬的股市的账面利润投资房地产,导致股价与房价全面飙升。   另一个区别是:在日本当年的房地产热中,最大的投机者是财力雄厚的公司。它们在抬高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也抬高了住房价格。    日本遭受了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在1991年房地产市场的巅峰时期,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土地的总价值几乎是美国的4倍。    后来,由于日本中央银行升息力度太大,股市和楼市同时崩溃。随着投资者抛售股票以填补土地市场的损失,或者抛售房产以弥补股市损失,日本的股市与楼市价格直线下降,跌入低谷。直到现在,才刚刚开始恢复。   泡沫背后的神话   日本的经历包含着许多警示。其一:避免受炽热的房地产市场发出的诱惑的吸引,特别是避免动用高风险或外来贷款,进行入不敷出的借债。其二:避免购买一旦市场冷却难以出手的房地产。 经济学家说日本的经历对美国决策者(比如即将于明年1月底出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来说还包含着教训。首先就是从日本中央银行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放慢美国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上升速度;其次,要吸取日本未能缓和崩溃的教训。日本直到最近才终于找到了恢复房地产市场的办法,即通过放宽限制,刺激新的房地产开发。   最重要的是,日本的经历告诉我们:必须对一切财产泡沫背后的神话持怀疑态度。那个神话就是价格会永远不断地上涨。与当今美国购房者一样,日本当年的许许多多购房者过度举债,购买了超出其支付能力的房产,因为他们以为房地产价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当价格下跌时,很多购买者在经济上遭受了重创,甚至破产。   日本泡沫问题最知名的权威、早稻田大学教授野口悠纪雄说:“日本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陷入曾经有过的那种拒绝相信的状态。泡沫期间,人们不相信价格会下跌。历史已多次证明这是错误的。但是,人的天性中总是存在一种令人无法吸取历史教训的东西。”
  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投资狂热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即使毫无用处的土地,各个公司也全力争夺。    野口悠纪雄教授说,虽然美国与日本存在种种区别,但现在的美国与当年的日本仍有着相似之处:住房的售价通常在1000万美元以上,而购买者居然感到别无选择,只能现在购买,以免房价升得更高。   专家还发现了其他相似之处。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对房地产价格持上升预期,日本许多购房者对大举贷款感到心安理得。现在的美国也有类似情形。日本当年有自己的贷款方式,包括所谓的“三代贷款”,就是90年期限甚至是100年期限的抵押贷款,购房者可以终其一生分期付款,甚至分期到子孙一代。    但是,当日本房地产价格下跌时,业主们发现自己背负的债务远远超过了房产的价值。很多人破产,特别是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而引发较广泛的衰退后出现的失业人员和减薪人员。 决策层的镜鉴   现在,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终于显现了复苏的迹象。经济学家说它为美国人提供了结束泡沫的方式、而不是结束泡沫本身的教训:那就是房地产价格一落千丈。   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的很多年,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建设代价高昂的公共工程项目,来恢复房地产及其他经济部门的活力,但由于计划欠佳,反而导致国债增加。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才开始尝试另一种办法:放宽限制。为了刺激经济,东京开始放松对金融行业的限制。虽然这一努力主要是为了恢复银行业的活力,但它也帮助投资者建立了房地产投资信托,主要是用于商业地产投资的互助基金。几年后,政府还放宽了建筑标准,比如高度限制,并缩短了建筑审批时间。   经济学家和房地产主管认为,这些改革措施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资金,减少了再开发的难度。成果显而易见:东京的上空点缀着起重机和新起的高楼大厦。    日本经济学家说美国不太可能遭受日本这样的下跌,因为美国经济有一个更有经验的机构在掌舵:美联储。他们认为,日本的中央银行未能在1989年年中之前制止股市和楼市泡沫,此后就已为时太晚,价格飞涨失控。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7-12-08 06:48只看该作者
2楼
是有点相象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而贪婪的人们永远会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再次重蹈覆辙. 认为一种产品的价格会永远上涨就是一个明证.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7-12-08 09:03只看该作者
3楼
我目前在北京回龙观租了一个118平米的房子,月租金2100元,该房子目前市场价格大约105万,租售比1:500,首付3成需要31.5万,贷款7成,20年还清,按6%利息算,月供5265元,你说租合适还是买合适?看到还有人在鼓吹房子不会下跌,觉得好笑!!! 刚看到的消息,准备金再次上调,这次是一个百分点至14.5%,只有一个字的评价--好!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7-12-08 09:08只看该作者
4楼
早两天计算了一下目前日本的房地产情况,发现目前已经落到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区间了。 粗略计算,日本目前公寓房的租售比大约在1:190-200之间。 以一套4000万日元的公寓为例,月租金大约20万日元,首付3成1200万,7成3年贷款,年利率在3%以下,按3%计算,20年还清,月供大约15.5万日元,租金支持月供还有盈余。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7-12-08 09:26只看该作者
5楼
地产商已经坐不出来了,打手们开始出来鼓吹了,不过基本论调不外乎几条: 1. 土地稀缺 2. 刚性需求 3. 人民币升值和热钱 就是避而不谈购买力是否能够承受和投资价值。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7-12-09 06:47只看该作者
6楼
原帖由 凌波微步 于 2007-12-8 17:03 发表 http://www.talkforex.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目前在北京回龙观租了一个118平米的房子,月租金2100元,该房子目前市场价格大约105万,租售比1:500,首付3成需要31.5万,贷款7成,20年还清,按6%利息算,月供5265元,你说租合适还是买合适?看到还有人在鼓 ...
呵呵,目前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多,,租金年回报不到3%,,,完全不值得投资,,,,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7-12-09 06:49只看该作者
7楼
原帖由 凌波微步 于 2007-12-8 17:08 发表 http://www.talkforex.com/images/common/back.gif 早两天计算了一下目前日本的房地产情况,发现目前已经落到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区间了。 粗略计算,日本目前公寓房的租售比大约在1:190-200之间。 以一套4000万日元的公寓为例,月租金大约20万日元,首付3成120 ...
跌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投资价值,所以国内那些大城市的价格大约得跌去50-60%起码,否则就让那些不会算帐的去买好了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7-12-09 06:49只看该作者
8楼
原帖由 凌波微步 于 2007-12-8 17:26 发表 http://www.talkforex.com/images/common/back.gif 地产商已经坐不出来了,打手们开始出来鼓吹了,不过基本论调不外乎几条: 1. 土地稀缺 2. 刚性需求 3. 人民币升值和热钱 就是避而不谈购买力是否能够承受和投资价值。
选择性失明:lol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symon
注册时间2007-11-08
发表于:2007-12-09 08:15只看该作者
9楼
物极必反 这是不变的真理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7-12-11 06:33只看该作者
10楼
可以预见,现在年龄30-40岁,在当前高房价情况下买房的人,将来会是最惨的一批人。 高房价透支了未来的收入,20-30年贷款买了房子,等到还清贷款后,已经快要退休了。 而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人口开始出现下降,政府养老金肯定不会多,家里子女基本是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靠孩子的收入基本不可能,只有靠自己的积蓄养老。而由于高价买房,积蓄也不多,可能需要把房子卖掉。然而,那时候由于人口下降,房子存量又大,房子又不值钱,只能以白菜价卖掉。 最后的现象就是,用大半辈子的收入用黄金的价格买了房子,最后以白菜价处理,你说惨吗?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7-12-11 12:31只看该作者
11楼
呵呵,透支人生来买房未来确实有点不可预见,还是量力而行的好. 眼看一场风暴要来了,今天上海公布处罚号称上海第一至尊楼盘汤臣一品了...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拂云堆
注册时间2003-04-03
幽默灌水奖
发表于:2007-12-12 10:56只看该作者
12楼
有道理,还是用黄金价直接买黄金比较合算````:P:victory:
个性签名

时间是生命的永恒,生命是时间的瞬间

超级太空人
注册时间2007-01-22
发表于:2007-12-26 09:42只看该作者
13楼
原帖由 拂云堆 于 2007-12-12 18:56 发表 http://www.talkforex.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有道理,还是用黄金价直接买黄金比较合算````:P:victory:
没道理,用白菜价来买黄金才比较合算。:P:victory:
个性签名

咱是鳄鱼,啥都喜欢,给脚吃脚,把手给咱,照单全收

styleocean
注册时间2007-09-28
发表于:2008-01-08 09:41只看该作者
14楼
赞美楼主,路过路过~:P 赞美赞美
个性签名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的出来~

bjzhao
注册时间2005-11-25
发表于:2008-01-11 14:35只看该作者
15楼
开始还以为是说与中国相像呢,原来是美国人的文章。
个性签名

耐心冷静,伺机而动,一击而成。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8-01-12 14:11只看该作者
16楼
中国的也差不多啊,呵呵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8-01-16 04:26只看该作者
17楼
昨天晚上看了一下北京房地产交易网的数据,北京1月份的成交量基本只有06年、07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8-01-16 04:34只看该作者
18楼
早一段时间深圳的中天置业倒下了,现在上海的创辉也倒下了。 北京成交量萎缩得这么厉害,中介离倒下也不远了。 中介生存完全靠成交量,成交量极度萎缩,中介不倒闭才怪!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8-01-16 13:39只看该作者
19楼
12月份报上有报道北京也有中介倒了,,,,这波危机会是全国性的,,,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凌波微步
注册时间2005-11-30
楼主发表于:2008-01-16 14:16只看该作者
20楼
好像是叫信一天吧。 接下来该轮到地产商了,让他们都跳楼,拍手称快,哈哈!:lol :lol :lol
个性签名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 1
  • 2
前往
共 36 条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