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zt中国应大力发展住房合作社
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房价居高不下,百姓望房兴叹。 中央强调十二五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民生,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改变以房地产为主体拉动经济的办法,抛弃把住房作为投资盈利对象的过度商品化模式,还住房以“住”为主要功能的本来面目,无疑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 房价太高,危及民生、影响稳定,中央很着急。国务院几次召开专门会议控房价,其中不乏重拳。包括增加保障房供给、把房价纳入政府问责范畴、控制住房用地中的商品房用地与保障房用地的比例等,力度无疑很大,而且,已经起到一定作用。至少住房价格不再飞涨,部分城市出现趋稳态势。 但是,即使这样,百姓依然买不起房。房价控制住了,但问题依然存在。北京的房价依然是天价。如何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依然是重大课题。 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有些时候,在管事的方法途径上,还是需要多一些创新。青衫老祖认为,在住房问题上,政府是走了极端的。过去,是太过依赖房地产商,城市居民也解决住房问题,只有购买一个途径,地方政府、房地产商、中间商等都从中发了一笔大财,百姓在为自己解决住房的同时,还为政府财政、房地产商和中间商利润,做了一大笔“贡献”。老百姓对此有意见,是十分正常的。 现在,政府对房地产商又开始实行打压政策,以现在的趋势,政府似乎又要承担起百姓住房的供给者角色,搞不好,又会回到政府包揽一切的老路上去。青衫老祖认为,完全依靠房地产商解决住房问题,不太合适;但是,由政府包办百姓住房问题,也不是最佳方式。政府包办百姓住房,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是效率低,而是户型结构单一。政府盖了房,百姓未必乐意住。原因是户型不对百姓口味。 怎么办?其实,在政府和房地产商之外,还有第三方式,那就是合作社方式。合作社作为欧文等社会主义者的伟大试验,在西方已经存在了170年,现在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比较成功的合作社,一是金融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低息贷款;二是消费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廉价优质商品。三是农业合作社,为农民开展综合服务;四就是住房合作社,依靠社员群体的力量,自己坚决住房问题。 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为什么在西方能够长期存在?原因很简单,有利于减少资本对劳动者的过度剥削和盘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社会矛盾,促进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和长期发展。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其实和欧美早期面临的问题差不多,房地产商对百姓的盘剥已经达到十分危险的地步,除政府要加强控制外,发展合作社无疑成为一种社会的必然。 发展住房合作社,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自1867年普鲁士出现第一个住宅合作社,目前,德国的住房合作社已经达到2000个,属下拥有200万套住房、300万个社员。统计显示,合作社建造的住宅占德国新建住宅总数的31%。在柏林就有80个住宅合作社,18万套住房,占所有住房的10%。 住房合作社相对于政府保障房和商品房,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相对于政府保障房,更适合群众需要;相对于商品房,价格比较低廉。低廉的原因,就是由社员集资自建、自用,铲除了房地产商的中间盘剥。加之政府对合作社实行“民办官助”,给予贷款贴息,合作社的建房成本也相对较小。所以,住房合作社在德国广受欢迎,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通过合作社解决住房已经成为这一阶层的主要形式。 也正因为此,德国住房价格之稳定,在欧洲堪称典范。德国现在的房价水平,与10年前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住房合作社已经成为德国房价的稳压器。 因此,青衫老祖建议政府把发展住房合作社作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的重要形式加以扶持。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对待合作社的方式就是“民办官助”。一是把鼓励住房合作社发展作为基本政策,出台《住房合作社发展条例》;二是要确保住房合作社建房用地。至少应该拥有优先权、优惠权;三是对住房合作社建房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如贷款贴息。这样的话,政府就增加了一个解决住房问题的好帮手。用恩格斯的话说,就可以使改造社会的成本节省十分之九。
心大了,事就小了。-----网易
发表于:2011-07-13 08:11只看该作者
2楼
城中村的合同建房就很类似的,但没有房产证没保护政策。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1-07-16 02:37只看该作者
3楼

= 随机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