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ICKMILL 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ThinkMarkets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荔枝返现285X70论坛全局菜单下方 -  icmarkets285X70
查看:650回复:2
goldenmean
注册时间2003-04-27
积极参与奖快乐投资奖热心助人奖韬客宝贝
[房事]从上海“退房风潮”看楼市之变
楼主发表于:2005-12-15 04:14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1楼 电梯直达
电梯直达
从上海“退房风潮”看楼市之变 (中国)承德日报  (2005-12-15)   年底,楼市再起风波:上海出现大规模退房风潮,越来越多的预售房买房人开始采取群体性行动——或拒收房屋,或停止还贷,或走向法庭,而诉求只有一个:退房!愈演愈烈的退房风潮令有关部门不安,一份旨在化解“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社会性风险的报告,正由上海的数个部门紧急起草。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上海的“退房风潮”会否引发楼市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退房风潮”涌上海   11月23日,位列上海地产十强的大华集团遇到了大麻烦:它所开发的楼盘“水岸蓝桥”的51名业主,将一份联名解约“通牒”递交给开发商、贷款银行和贷款担保公司,强烈要求退房,并声明集体停止偿还房贷。退房业主代表甘先生说,为了退房,他们宁愿按合同约定,承担总房价3%的违约金及一切相关费用。   “退房风潮”一波接一波涌起:“达安春之声”、“金沙雅苑”的退房风波未平,浦东超大楼盘“风雅颂”的拒收事件又起;“蓝山小城”也因降价引起前期业主打起“退房”旗号,浦东世纪公园板块某大盘的退房纠纷欲理还乱……事实上,但凡横跨楼市调控周期——在今年3月份前已有房产售出、3月份后仍有后续供应的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了退房、索赔差价的风潮。   珠江地产的一位人士分析:“孤立地看,一个楼盘退房只涉及几十户人家,但若处置不慎,则可能连锁反应,引起大面积翻盘——至少是信心的翻盘。这就是风潮比风波的可怕处!”眼下,开发商拒绝退房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说,退房纠纷的诉讼在增多。   房价下跌是退房风起的真实原因。“水岸蓝桥”的这些退房人大多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上海楼市巅峰时预购的,当时买价在9000元/平方米至14200元/平方米之间,如今周边同类二手次新房的挂牌价已跌至每平方米8000元到9500元之间,且许多房子是带装修的。如此一来,房子还没到手,每套价格就缩水少则十多万、多则二十余万。两害相权,违约退房实为减损。      昨日之“热”必致今日之“变”   从通宵达旦“排队抢购”到此起彼伏的“集体退房”,上海楼市之变其实正是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最终必然走向回归的缩影。而眼下,全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成效确在显现,但楼市博弈未消,困局犹在:北京今年前10个月期房均价飞涨21.4%;深圳房价也逆市大涨。尽管官方否认了“此前集中在上海炒楼的200亿元资金正在流向深圳”的业内传言,不认为“深圳房价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上海”,但近来在深圳、广州,房价的确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和百姓担心的话题。许多地方今日楼市是否在重蹈上海的昨日轨迹,上海楼市的今日之困是否预示着楼市的未来命运。这不能不成为人们特别是楼市投资者的重大担忧。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上海楼市困局?“风起青萍之末”,多重利益推动下的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埋下了祸根。专家分析,楼市困局的形成大多经历“四步曲”:   首先是“开发预热”阶段,鉴于发展房地产业见效快、带动大,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和财政税收的快速增长,或借城市扩容建设新城之名,或乘旧区改造、动迁之机,大谈区位优势,做足规划文章,不断放出诸如修建轨道、新增绿地、营造商圈之类的利好消息,放大、甚至“人造”投资潜力,借此招徕开发商,从而大量卖地,先收土地出让之财,后得房产税收之利。此风之下,近几年全国各地不仅城市的拆、建量剧增,甚至一些工业园区也变相搞起了房地产开发。   其次是“投资火热”阶段,在低技术门槛和暴利的吸引之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房地产领域,大肆开发。由于客观上监管不到位,逐利的开发商群体大钻空子,和中介联手,采取雇佣民工排队、销售控制、虚拟房价信息等手段,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假象,不断炒抬房价。上海的一位房地产老板反思说:“那时候,房价卖低了不是赚钱多少的问题,而是面子问题——卖少了同行会看不起你!”   其三是“炒卖狂热”阶段,在政府“吹风”、开发商“点火”、中介“添薪”之下,楼市虚火越烧越旺,炒房族乘势而生。先是手握重金的江浙“炒房团”席卷而至,接着在长三角等热点楼市,海外购房人也纷至沓来。房屋转手越来越快,房价愈炒愈高。加之信息不对称,在楼市黑嘴的“升值”鼓吹之下,当地手有余钱者纷纷跟进,甚至工薪族贷款炒房也开始出现。这期间,金融工具推波助澜。银行普遍放松房贷审批、提高贷款成数,甚至虚假贷款,楼市泡沫越吹越大。   最后是“博傻”阶段。不少真正需要房子的中低收入者成为“博傻”游戏“最后一棒”的接棒者,而“从穷人口袋里掏钱”的真正炒家早已出手脱身。   “退房风潮”正是在这“最后接棒”的背景下酿成。中国土地学会秘书长黄小虎的话颇耐人寻味:“一方面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很低,一方面开发商暴富,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两极分化的组成部分。房价上涨过快促进了投资、投机活跃,最后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穷人补贴富人!”      拿什么拯救楼市?   上海“退房风潮”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呼唤对整个楼市深刻反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为2006年经济工作重点,提出将加强市场监测,控制投资性购房,鼓励普通商品房的建设和消费,并加大对自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业内专家指出,这一政策取向为楼市困局的求解提供了契机。   专家认为,“东风”之下,“拯救”楼市须从以下三端入手:   其一,尽快实行土地公开拍卖,赋予地价形成比较合理的竞争机制。近年来,房产暴利首要源于不规范的土地制度,土地出让金不是真实的市场价格。一项统计显示,全国大于70%的土地以协议方式出让,大于20%的土地无偿调拨,只有不到5%的土地出让采取拍卖的方式。国资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指出,开发商的“第一桶金”及其超额利润大多来自廉价的土地储备。要改变开发商和一些利益共谋者拿地获利的局面,必须彻底推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拍卖,实现房地产初始环节上的市场调节。   其二,建立可行的利益调节机制,收取土地级差的增值收益。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束克欣说,地价高速变化,“多占地,多得利,占好地,得好利”,如此这般,开发商何乐而不为?房地产升值有相当部分是城市建设功能完善后土地增值的价值显现,是政府对公益设施建设的投入带来的收益,但至今国家并未收取投资回报。束克欣建议,所有的建筑用地都应课税,甚至在各个城市纷纷兴建大广场、宽马路时,中央政府也应对地方政府课税。   上海市房地产学会的一位专家认为,政府收取土地增值收益实质上是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再分配,这项收益完全可用作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资金,以体现社会公平。   其三,对于市场机制力所不能及的领域,政府须“有为”。专家建议,政府可以为低收入阶层制定优惠的房地产交易税收政策,或者采取有条件退税政策,但托底的定位应放在廉租房上。政府在通盘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中,合理地提供廉租房建设用地,是兼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理性的必需。只有解决了最低收入阶层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廉租房,整个楼市才可能具备健康、可持续、和谐的经济、社会属性。(完)
个性签名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

lazyshark
注册时间2005-09-03
发表于:2005-12-15 06:02只看该作者
2楼
怎么回事哦
个性签名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小胖鱼
注册时间2003-07-27
优秀版主
发表于:2005-12-18 14:37只看该作者
3楼
最近上海的很多BBS上都有这样的事,不过,我因为没炒房结果也就不太清楚了...但据说,好象没什么成功的哦...从亢奋中突然跌入深渊,那感受肯定是不好的,但买的东西就那么容易退?
个性签名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本站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广告及宣传信息均与韬客无关,如需投资请依法自行决定是否投资、斟酌资金安全及交易亏损风险;

2、韬客是独立的、仅为投资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网友发布信息不代表韬客的观点与意思表示,所有因网友发布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法律后果、风险与责任,均与韬客无关;

3、金融交易存在极高法律风险,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请不要轻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投资保证金交易导致的损失可能超过您投入的资金和预期。请您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合法、理性投资;

4、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由第三方操作,对于任何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理财等操作的投资和交易,由此导致的任何风险、亏损及责任由投资者个人自行承担;

5、韬客不隶属于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韬客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保证金交易,不接触亦不涉及投资者的任何资金及账户信息,不代理任何交易操盘行为,不向客户推荐任何券商平台,亦不存在其他任何推荐行为。投资者应自行选择券商平台,券商平台的任何行为均与韬客无关。投资者注册及使用韬客即表示其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并自行承担法律风险。

版权所有:韬客外汇论坛 www.talkfx.com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