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6-03-20 13:11只看该作者
2楼
ERA
歌词大意:
空气布满紧张的气氛,大战即将来临,
泪水划过母亲的脸庞,祖国就在身后,
远方传来敌军的脚步声,大地在颤抖,
是捍卫正义的时候了,热血早已澎湃,
干枯树枝上最后一片树叶被寒风打落,
闪电撕破了远处承重的黑幕,
看,是SS部队在前进。
二战期间德国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歌曲
中央电视台《传奇》栏目用该曲作为二战题材记录片(关于闪电战的记录片里用的最多)的背景音乐。
该曲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以无比豪迈的气魄,简短有力的歌词,如铁骑踏过、如战鼓擂动、如风暴掠过,制造出一种无以复加的美感!虽然曾为德国纳粹所用,但它依然是上个世纪最出色的军歌。
音乐能将听者带到另一个境界,而这种魔力透过ERA的音乐更显威力!作品备受赞誉的音乐巨匠Eric Levi,98年与2000年分别以富含强烈爆发力和庞大实验概念的《ERA》与《ERA 2》,提出横破时空限制的大哉问、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新思维,在全球17个国家荣获金/白金唱片认证、创下超过600万张的销售佳绩。也因此让全球乐迷无不对这第三张专辑引颈期盼。现在,最新作品《The Mass》所营造出的壮阔氛围和戏剧张力,势必再度撼动人心,引领听者神游超现实音乐国度。
??
??《The Mass》传承了Eric Levi自首张专辑《Era》起便汲汲经营的音乐特色,匠心独具的融合流行、摇滚及古典乐,经过截枝去叶后而产生简洁有力的音乐风格。为了超越经典,Eric Levi更撷取德国知名音乐家Carl Orff最受盛赞的作品《Carmina Burana/布兰诗歌》,为首发同名单曲“The Mass”的骨干;新辑中还收录了“Don’t Go Away”、“Looking For Something”、“Don’t You Forget About Me”、以及曾被韩国首席女高音Sumi Jo/曹秀美选录,并在汉城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典礼上献唱的“The Champions”等精采曲目,尽管如此,《The Mass》的磅礴气势和听觉场景,仍被视为Eric Levi这位曾为摇滚乐团Shakin Street吉他手的跨界新星,树立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作。大量运用交响乐、以古典与流行、摇滚碰撞出绚丽音乐火花的《The Mass》,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时而如摩西开海的壮阔,时而又像沙漠中拖动巨石的孤寂。对Eric Levi来说,音乐本身只要能去触动听众们的听觉神经、开启听者们的想像,这种感动就已无远弗届了。
党卫军第一装甲师/1st SS Panzer Division
该师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组建的“柏林警备队”,当时希特勒从慕尼黑的卫队中亲自挑选出120名士兵,作为个人的贴身警卫。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会中,正式改称“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由迪特里希任首领。1939年发展到3700人。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它从南部发起进攻,势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华沙。
1940年德军进攻西欧,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该师6小时便攻入荷兰境内80公里,荷兰投降后,受命向南转进,协助在法国边境的德军作战。当6月24日法国投降时,它已攻至圣爱田地区,是进展最快速的德军部队。
为准备对苏作战,它于1941年被调到东线,并在南欧作战中以闪电般的速度穿过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亚,攻入希腊,在希腊投降的3天前,俘虏了16个师的希腊部队。此役结束后,该部扩编为机械化步兵师团,共有10796名官兵。其后,在侵苏作战中被编入南方集团军,1941年6月22日攻入苏联,并和“维京”师团通力合作,协助第11和第17军团在乌曼包围苏军3个军团,会战结果有10万多名苏军官兵被俘。乌曼会战后不久该师改编成装甲掷弹兵师团。
斯大林格勒之役后,德军在哈尔可夫引诱苏军发动攻势,然后投入SS第一装甲师(即阿道夫-希特勒师团)进行作战,结果苏军损失52个师级和旅级部队,造成2万多名士兵阵亡,损失了600多辆坦克。该战役是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后的首次胜利,为此希特勒大喜:“武装党卫队装甲军团足可抵得上20个意大利师!
接下来武装党卫队各装甲师开始大量换装新研制的“虎”式及“黑豹”式坦克,并参加了库尔斯克作战,后在南乌克兰地区遭苏军包围,元气大伤。
1944年6月6日,盟军大举登陆诺曼底,该师虽然受命阻击盟军,却由于盟军激烈的空中攻击而再次蒙受惨重的损失。
诺曼底之战后,阿道夫-希特勒师从比利时撤到安亨(即:阿纳姆)地区,并在那里参加了著名的安亨之役(即:市场—花园战役),结果重创英军空降部队。随后,该师又于1944年12月16日参加了争夺西线主动权的阿登战役。此战结束后,希特勒火速将遭受重创的武装党卫队各师团加以整编,并派到匈牙利境内以解救布达佩斯的德军守备队。这次作战成为阿道夫-希特勒师团的最后一战。在苏军强大的压力下德军已是筋疲力尽,几经惨败后不得不撤退。希特勒为此非常震怒,认为他最心爱的武装党卫队已经背叛他,于是在1945年3月底下令取消他们的袖标,正式宣告希特勒与武装党卫队的决裂。其后阿道夫-希特勒师团和其他的武装党卫队一起退到奥地利,终于在史泰尔地区向美军投降,部分后卫部队被苏军俘虏。████ご永不だ言棄 ████
3楼
:):handshake:handshake
我悄悄的来,正如我悄悄的走~~
发表于:2006-03-21 07:05只看该作者
4楼
。。。。。。
嗯,德军的那首军歌是
这首是改的。。。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但绝对不是,因为这套歌曲好像是2000年后才出的。。。具体时间还是忘了。。。这碟的mp3我存电脑里了
不过这两首都是根据一个相当著名的古典音乐集<博伊伦之歌>改编的,(又叫 布兰诗歌)
所以听起来比较相似。
原是舞台作品 《凯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于1935—1936年, 1937年初演于法兰克福,后作为康塔塔单独演出, 是奥尔夫最著名的代表作。
其歌词选自在巴伐利亚州贝内迪先特博伊伦修道院中发现的一本13世纪的诗集。共分25个乐章,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声合唱、合唱及乐队(内有14个乐章为管弦乐曲)。
歌词用拉丁文,其性质是放浪于饮酒、女人与爱情的学生歌曲, 分为3大部分:1.春,2.小酒店,3.爱情,演出时有哑剧动作,伴有丑角和舞蹈场面。 此曲写作手法简单,摒弃了常用的对位、主题发展、变奏等,而是用同度,八度,三度的声部进行,句段多重复, 是一部音效极佳的作品, 现在经常被影视作品所引用 。
哎,又浪费一个小时,我为什么什么事情都那么认真?以后尽量不上论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