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消失的词汇 反映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消失的词汇 反映时代变迁
三十年间消失的词汇[/b] 露天电影院 露天电影院 很多年前,中国百姓最美好的光景,是伴随着露天电影度过的。孩子们带着自家小板凳,开演前几小时就去抢地盘,有时候人太多,一部分人不得不去看银幕的反面。
小人书 学名连环画。1980年代小人书进入鼎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外国名著和中国名著小人书也在市场热销。1990年代,小人书渐渐在书店里消失。今天,小人书已成为民间逐年升温的紧俏收藏品。
红宝书 即《毛主席语录》,曾经风靡全国,从1964年5月问世到1979年2月12日中宣部发文停止发行,仅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总印数已达10.55亿册。“文革”中,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不可不读。
螺丝钉 螺丝钉精神源自雷锋日记,这个最光鲜的字眼,象征着无私奉献、忠贞坚守、默默无闻等最美好的品质。这样的精神曾经是整整一代人的理想。
万元户 改革开放初期,极少数农民通过各种努力勤劳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当时,万元户在城市也是高收入群体。
大锅饭 大锅饭是指原国有企业中,各工种、单位不按市场方式经营,待遇不与利益挂钩,大家无论盈亏,统统吃国家的。
[b]大哥大 摩托罗拉3200,当时称“大哥大”,因其昂贵价格和不菲的使用费,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其体型黑暗笨重,厚如砖头。 (《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4期)
发表于:2008-02-25 14:05只看该作者
2楼
只有红宝书没印象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08-02-26 09:41只看该作者
5楼
唉......

发表于:2008-02-26 12:06只看该作者
6楼
BB机
中山装
老婆说了,一天收一个土豆就会很高兴
7楼
发表于:2008-02-27 02:31只看该作者
8楼
的确良、富强粉、冬储菜、倒爷、练摊、蝙蝠衫。想当年最牛叉的一身装束就是红片、白袜、板绿、察蓝,再来件军大衣,配条板带,背一军挎!
1耐心等待忍!
2远离叉盘!
3晚六点后买进或卖出(BB)
发表于:2008-02-27 05:41只看该作者
9楼
出身成分。粮票。广播。
10楼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12楼
发表于:2008-03-04 05:05只看该作者
13楼
时间是生命的永恒,生命是时间的瞬间
发表于:2008-03-04 05:29只看该作者
14楼
保持一颗不因生活而蒙尘的纯真向善的心,以及不因困难而受挫的勇气!
发表于:2008-04-08 09:28只看该作者
15楼
论坛里有这么多同龄人?我还以为我年龄很大呢
**,********,*******!**
16楼
只和自己斗 不与市场争
发表于:2008-04-09 00:09只看该作者
17楼
哈哈,老大们都跑这来开大会忆苦思甜
搬个板凳专心听课;P ;P ;P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