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1985年,我在22岁时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世界冠军。自那之后,人们问我的问题有了明显改变。人们不再关注我的对局和比赛,而更多的是想知道我是如何获得这前无古人的胜利的?我是如何刻苦努力的?我能计算多少步棋?比赛时我都想些什么?我是不是有惊人的记忆力?我吃些什么?每晚睡觉前都干些什么?总之,我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人们对我的回答感到非常失望。似乎每个人都想寻找一个精确的方法,一副灵丹妙药,以便按照这个方法走向成功。这样的问题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都是由DNA的千万种元素和变化决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决策方式,我们的目标是最好地利用这个公式,去认识它、评估它并找到方法来改进它。
本书讲述了我如何建立自己的决策公式,我以前如何看待这个过程,现在又如何回顾审视这个过程。通过这些例子,我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自己如何培养决策能力并如何进一步成长。这需要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潜能利用情况作出公正的评价。这本书中没有捷径,也没有技巧和诀窍。这本书讲述了如何自我认识和挑战,如何挑战我们自己和他人,进而学会如何做出最佳决策。
别人总是问我“你是怎么思考的”?后来我发现与其找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聪明回答,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我决定写这本书。如果在我从国际象棋转入政坛之前写这本书,恐怕内容会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需要时间吸取国际象棋带给我的教益。其次,我的新体验迫使我去思考“我是谁”以及“我能做什么”。我需要以全新方式施展战略眼光及其他国际象棋技巧。在做了25年的国际象棋高手后,我必须要分析自己的能力,塑造和重塑自我,以迎接新挑战。
发表于:2013-09-22 03:08只看该作者
3楼
酱油党路过!韬客外汇论坛
遇到矛盾 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问题,先试着去理解别人
● 如何使用WinMTR查询平台连接流畅度
4楼
头脑地图
六岁生日那天,我从梦中醒来后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礼物。我的床边摆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我揉着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一直对地图和地理兴趣浓厚,童年时我最喜欢父亲给我讲马可波罗、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旅行记。后来没过多久,我就知道了世界各国的首都、人口数量以及我所能找到的其他知识。这些现实的冒险故事比童话故事更令我着迷。我们可能并没有关注过去航海旅行中的艰难困苦,但我明白,要成为第一个进行这种旅行的人,一定需要巨大的勇气。这些故事激发了我的开拓意识。我想探索新的道路,尽管在当时,这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在棋艺生涯中,我一直不断寻找新的挑战,探寻别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伟大的探险者和帝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现在仍有很多宝贵的领域等待发现。我们可以探索我们自己的和生活的边界。拥有一幅个性化的地图非常重要,本书粗略讲述绘制该地图的观察和分析阶段。稍微夸大一点说,处于平均水平是没什么用处的。对于那些对每个人都显而易见或完全相同的事物来说,我们无法发现其优点也无法做出改进。我们必须看得更高更深、超越那些基本的普通层面。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半小时内学会下棋,规则对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是相通的。但当我们超越规则,超越仅仅关心如何正确走棋的初级阶段,我们将逐渐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模式。
我们获得的模式、运用的逻辑、以及我们的内在品质结合在一起,将造就出独一无二的决策者。经验和知识通过我们的天分融合在一起,所以天分是可以提高和培养的。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成为直觉的源泉,直觉是每个人绝对独特的工具。现在我们来看看个人心理和情绪如何影响决策的制定。对于国际象棋棋手来说,决策制定决定了棋风。国际象棋是检验这些影响的一种非常好的工具。因为想要取胜,我们就必须分析我们制定的决策,以及如何获得这样的决策。这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知道的(而不是我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习惯):自我研究。
我们无法挑选自己的棋风,这并不是下载和安装普通软件。我们必须了解哪种方式最适合自己,然后通过不断挑战和试验来建立自己的方法。我的弱点是什么?我的优点是什么?我想要避开哪类挑战?为什么?成功的方法是一种秘密,因为你只能通过分析自己的决策才能找到它。没人能教你如何更好地制定决策,但你可以自学。我所说的初看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决策制定过程,并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直觉,一种无意识的效果。这种不自然的行为是必需的,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都已经形成了一些或好或坏的模式,要纠正不好的模式并改进好的模式,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增强自我意识。
本书试图使用一些事例和分析来打开意识之门。第一篇讲述决策制定的基本要素、基本能力和技巧。战略、计算、准备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基本内容,同时我们还要了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情况。第二篇讲述评估和分析。我们需要进行哪些改变,为什么?我们还会看到自我研究的方法和好处。第三篇讲述如何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以提高我们的成绩。心理和直觉会影响决策和结果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培养宏观看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危机和从中学习的能力。
这些决定性的时刻都是转折点。每次遇到岔路口时,我们心里都明白无法再走回头路。我们盼望着这些时刻,反过来它们也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了解我们是谁,什么对我们真正重要。“秘诀”是迎接挑战而不是躲避它们,这是发现并利用我们才能的唯一途径。做出个人规划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制定决策,使我们更信任直觉,是我们明白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更加强大。对每个人来说,这就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5楼
本帖最后由 紫罗兰 于 2013-9-22 11:58 编辑
世界冠军的个人教训
我1984年首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挑战者,我的对手则已称霸棋坛将近10年,那时的我刚刚21岁,已经飞升至国际象棋的世界顶尖。但我没有想到通向顶峰的最后一道关口会阻碍我前进的脚步。当我在比赛中输掉4盘一盘未胜、再输2盘就将惨败出局时,这种情况令我始料不及。此时,改变策略已迫在眉睫。还好我并没有绝望,我强迫自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后面的对局中,我改为“游击战”策略,减少冒险,等待机会。我的对手,苏联同胞卡尔波夫似乎和我的计划不谋而合,但他有着自己的算盘,他想以6比0的完胜来教训我这个后起之秀,因此,他也下得非常谨慎,没有乘胜追击。卡尔波夫受到了前世界冠军美国人鲍比.费舍尔的影响。在费舍尔1972年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道路上,曾两度以6比0完胜两位世界级的对手,两次比赛一盘和棋都没有。卡尔波夫在改变策略时,肯定想重演费舍尔的传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想这么做是个严重的错误。
在之后的连续17局中,没有一局分出胜负,这些和棋并不乏味,这意味着我的策略起了作用。这场对抗赛持续了好几个月,打破了世界冠军对抗赛持续时间的历史记录。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卡尔波夫的下棋方式以及他要采取的策略,我惊讶的感到我好像变成了卡尔波夫。在数百小时的对弈和准备过程中,我还清楚的分析了自己的对局和心理。直到我棋艺生涯的这一刻,我才感到任何事对我来说都变得容易了,获胜仅仅是一件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我要关注如何制定决策,以便发生问题时及时纠正。我的努力逐渐奏效了,但我输掉了第27局,以0比5落后,看起来我学的还不够快,恐怕无法挽救失利的命运,因为再输一盘就意味着我还得再等三年才能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对抗赛进入第三个月后,我一直处于防守态势。棋风的改变令卡尔波夫感到比赛比以前艰难许多。我感到自己很快就会摆脱困境,同时我的对手也变得越来越疲惫和沮丧。最终,堤坝终于被我击破。第31局,卡尔波夫没能走出致命一击,我成功守和。之后,我胜了32局,并将攻势延续下去。随后的五个星期中,对局均以和棋告终,但不同的是,我比对手制造了更多取胜的机会。此时,全世界都在想这次对抗赛是不是永远不会结束。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场世界冠军对抗赛能持续三个月之久,而我们这次比赛已经持续了五个月。卡尔波夫看起来精疲力竭,我却越战越勇。第46局,我险些取胜。第47局,我赢得相当漂亮,会有奇迹发生吗?就在此时,比赛主办方认为棋手需要休息,将第48局推迟了好几天。尽管如此,我还是赢了第48局,比分变为3比5,我占据了比赛的主动。
接下来,比赛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1985年2月15日,国际棋联主席迫于苏联体育局的压力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取消比赛。经过了五个月、48盘棋、数千小时的备战,这次对抗赛无果而终。卡尔波夫逃脱了他正面临的困难,而且还能将世界冠军头衔多保持几个月。我和他要在半年之后再进行一场24局的对抗赛。
我在这次对抗赛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极度紧张、令人精疲力竭的五个月中,世界冠军算是给我当了一回私人教练。我不仅明白了他的下棋方式,也深刻了解了我自己的思维过程。我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明白为什么出现错误,并知道如何最好地避免这些错误,以及如何改进决策过程本身。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剖析自己而不是仅仅依靠直觉来做判断。
在第二次对抗赛中,我不像上次一样等待几个月才迎来首个胜局,比赛的第一盘期我就取得了胜利。整个对抗赛依旧艰苦激烈,比赛的前几局我一直以微弱劣势落后,但我不再是以前那个21岁的无知青年,我非常有效的弥补了卡尔波夫在首次对抗赛比赛开始阶段在我身上发现的漏洞,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22岁的“老将”。最终我赢得世界冠军头衔并将其保持了15年。2005年退役时,我依旧是世界上等级分最高的棋手。
没有卡尔波夫对我的棋局和自身弱点的教育,我不可能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待这么久。他不仅仅告诉了我弱点所在,而且还告诉了我发现自己弱点的重要性。当时我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但这场马拉松大战告诉了我成功的关键:仅有天分是不够的,仅有刻苦也是不够的,你必须深刻了解制定决策的方法。要将知识、经验和天分结合在一起取得好成绩,自我意识非常关键。很少有人曾进行过这类分析。每个决策都来自一个内部过程,不论是在棋盘上,还是在白宫,无论是在会议室还是餐桌前,这些决策的主题可能千差万别,但过程却非常相似。
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