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歪批三国ZT
城破的日子,怕是已经临近了吧。
奉先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他还在笑着,而我却瞧着他的脸发怔。原来那么俊美、那么威风、那么骄傲的人儿,现在怎么会憔悴成这个样子呢?他脸上已没了血色,苍白消瘦的面颊,布满血丝深陷的双眼,这还是当年那个风流倜傥的吕温候吗?
“阿蝉,你也来饮一杯吧”,他把一盏酒喂到我嘴边。我轻轻呷了一口,皱起了眉头。今天的酒格外苦涩。是酒水,还是他藏在心中,从不流下的泪水?虽然他是个叱咤沙场的将军,但在我心里他不过是个心肠软,拿不定主意的大孩子。有时我还会偷偷可怜他。
不,他不要人家可怜。他只要人家赞美他、敬畏他。因为他觉得自己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但我知道他不是,此刻兵围城外的那个人才是。当年我第一眼见到那个人时,就知道的。
那一年我才十六岁,还是王司徒家中的歌伎。有一次王司徒宴请朝中百官时,我见到了那个人。当时我和几个姐妹在席间献舞,那些老的,少的官员们都在高谈阔论,眼睛却偷偷在姐妹们身上瞄来瞄去,我还看到有人在吞口水。只有那个人旁若无人,肆无忌惮的盯着我。他的眼睛里不只有欲望,还有野心、霸气。我让他瞧得那么心慌,险些把舞步也跳错了。
但王司徒却瞧不起那个人,背地里叫他“阿瞒小儿”,还骂他是“阉竖之后”。我很奇怪,宦官也会有后吗?原来王司徒是说那个人的父亲做了中常侍的义子,不要祖宗的姓,丢了士人的脸。王司徒把脸面、忠义看得比什么都重,刻董卓得势的时候,他不是也吓的战战兢兢,常称病在家吗?
那一阵子我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那个人的影子。后来听说他行刺董卓不成,逃出京去了。我担心的什么似的,夜里还记挂着他的安危睡不着,到牡丹亭为他焚香祷告。
这可能就是定数吧!偏就是那晚王司徒怎么也到了牡丹亭呢?我怕他责骂,编了个瞎话骗他,没想到他竟当真了。还要收我为义女,安排什么连环计。男人没本事的时候,就只想到利用女人吗?
奉先也是这个连环计的一环呢。只不过他太单纯,恐怕现在也没猜透当年王司徒用的诡计。那时他还是个神气飞扬的少年。王司徒把他请到家里时,他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昂着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他看到我时,却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副样子又可怜,又可爱。不过跟那个人比起来,他始终只是个孩子。
连环计的下一环就是董卓。董卓,董卓!我此时想起来还会作呕,反胃。为是么你们这些男子汉不去自己跟他斗,却要让我牺牲呢?他刚看到我时那恨不得当场把我生吞活剥的嘴脸,现在想起来还好像有几百条蜈蚣在身上爬。
“阿蝉,阿蝉。你闷闷不乐在想什么”?奉先关切地问我。我满怀歉意地望着他。奉先是真心对我,我是知道的。我感激他,也会对他好。可我心里,已经先有了一个人的,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没什么,我想……军情怕是有些吃紧吧?我随口答着,心里不知是喜是悲。那个人已经兵临城下,我也听说了不少他的功业,暗暗地替那个人高兴,也有点骄傲。可是,眼前这个可怜的人儿,该怎么办呢?我伸手抚弄着奉先的头发,有点干涩,不复有以前的光泽。要是我们不对他用连环计,或者他也不会落到这一步吧?我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奉先放下酒杯轻轻搂着我,“我有方天画戟,赤兔宝马,千军万马又有何惧”!以前他曾战胜过那个人的,但这一次我瞧得出来,其实他也在害怕。他想要抓住点寄托安慰似的,一直就这么搂着我。我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凤仪亭。
城破的日子是在七天后了。那个人的大军还没攻进城来,奉先就先被他的部下出卖了。他的画戟、他的宝马,都给人偷了去。那些胆小卑鄙的人还趁他过于疲累在城楼上打盹的时候把他绑了起来。奉先就是太不懂得防备别人了。
叛军还闯到内宅,把我和奉先的妻儿都抓了起来——奉先的正妻是严氏,我平常都叫她姐姐,而我只是“妾”。我的心里又是茫然,又是恐惧,又是期待。我只盼他们能快点带我去见那个人,可是又很慌张,有些怕见他。
一路上士兵们推推搡搡地,还有人想趁机占我的便宜,但被他们的长官喝止了。终于我被带上了城楼,那个人已经在那里了。我上城的时候,奉先被五花大绑,正要推出去。我大声喊着他:“奉先,奉先!”他回头望着我,血红的眼睛像在燃烧一样。他奋力挣开押着他的军兵,向我跑来。但更多的军兵冲上来将他连打带推押了下去。“阿蝉、阿蝉——”到最后他还一直喊着我的名字,那声音好像临终猛兽的悲号一样。我的泪水立刻涌了出来。
眼泪使我的视线模糊,恍惚看见那个人就坐在正中的帅案后,就是他。我不知如何是好,身子一软几乎要瘫到。
“莫怕,莫怕,本将军不会为难于你。”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声音,原来那么厚重、悦耳。仔细看去,他也有些消瘦了,脸上还添了皱纹。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我?不会的,他见到我时,我不过是一个小小歌伎,他一定不会记得的。
但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并没有忘记我这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子。“吕奉先既已服诛,他的家小就解往许都……”
“曹将军,关某斗胆,有一不情之请!”一个红脸汉子向前一步,拱手施礼。“关某曾向曹将军求取一人,望曹将军莫负前约。”说完,他的脸更红了。那个人先是一愣,他看看红脸汉子,又看看我,犹豫良久。忽然哈哈大笑,拍案说道:“关将军说得哪里话来,我孟德岂是背约之人?貂蝉自当赐予将军!”说完,他就背过身去。
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大英雄啊!不错,他是英雄,自然以天下为重,以儿女情怀为轻。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件货物,任英雄们送来送去的货物!我忽然明白,那个真正爱我的人,已经去了,那我就该随他于地下……
没人想到我会做什么,我突然转身向城墙垛口跑去,守在垛口的士兵想拦住我,但只扯到了我的袖子。
就这样随风而去。我仿佛又听到有人呼喊我的名字,是谁呢?一切都逝去了……
2楼
驴脸诸葛瑾
山路漫慢,好像没有个头似的。
这里刚下了一场雨,只要一分心脚一滑,在这个危险的山路稍微出点差错,很可能滚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就在此时,一条滑溜溜的东西从他前面借道而过。那家伙圆长的身体上黑白相间的鳞片,在雨水洗刷下露出炫耀的光泽。
寂静的夜里一声尖叫在大宅中回荡:“蛇....”
原来只是一场梦而已,但是在梦里,我又好像回到了过去...
很多年以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我的功课也不怎么见好,在这城里的年轻人比我聪明的比我用功的还有很多,大家都想着将来出仕做大官享富贵,但是我想着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我的叔父诸葛玄应袁术之邀,去豫章任太守,于是家里就留下我一个人看守。没有了束缚,我开始了一个人的平淡但又精彩的生活,二十岁的我,没有爱情,没有幻想,有时去给孩子们上上课教他们认字,有时早上和城里的年青猎人一起外出打猎,晚上回来喝酒吃肉,当然我回到家里还是喜欢钻在古书堆里。
谁知道第二年,大奸臣曹操的军队就来了我们这一带,这里的百姓商量之后决定背井离乡逃去江东避难。路很远,重重危险,以前一起读书后来一起逃难的书生中也许我是最笨的一个,但我活了下来。我认识的那些脑子比我好使人也比我聪明的书生却都死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后来我曾让人算过命,那个瞎子算命先生对我说,你以为你真笨么?我不明白这算命先生说什么,但我知道,我可以活在这乱世。
乱世对我而言是个很滑稽的词,我一生都困陷在乱世里却不知道乱世是什么。
我的那个猎人朋友叫殷模,他一路上保护着他自己,也保护着我们大家,他武艺很高强,但是他喜欢打猎,不喜欢杀人,之所以他和我能做朋友,我和他也都说不清楚,但是我们还是能快活地生活。很快我们在江东安了家,盖了房子,找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赖以谋生,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的。
有一天我在野外踏青,来到了一座山庄,这家人姓乔。
我遇见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她叫大乔。她笑起来的时候真的象一朵桃花在我眼前绽放,我忽然就迷失了自己,我真的宁可时间会停下来,因为那样她也许会依然看着我笑,我可以看出她的心里有我。
我在那里停留了下来,我忘记了别人或许在期盼我回城。我只希望大乔每天那么轻轻的和我说话,轻轻的对我微笑。我就这样每天和她聊天。当然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只是沉默,我很喜欢享受那份宁静。
后来又有两个年轻人来到了这个山庄,他们走后不久就派人来提亲,乔家人欢欢喜喜地嫁出了两位姑娘,当然那时我早已伤心地离开。
几年后当我再回到这个山庄的时候,居然大乔也同时回了山庄。
有一天她却和我谈起了她死去丈夫和我,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和我说这件事,而且我宁愿不知道这件事。
她说她始终是爱着我的,可是我却一直让她在等,让她在最美丽的时刻等待着一种未知。她一直在希望我能亲口说爱她,说要娶她,
于是在别人来提亲的时候,她明白了等待是失望的同义词,所以她决定嫁给孙策,她没有想到的是他失去她的同时她也永远失去了他。
我没有说话,大乔在一种绝望的情绪里慢慢凋谢。
我知道最后她是因为心死而死的,或者说她的心早就死了。
所以我的心也死了。
从此我没有了笑脸,大家都说我有一张驴脸。
很快我又回到了我城里的家,虽然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可是我自己拥有自己了。我知道这世界上很多人连自己都无法拥有。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次我和殷模结识了富家公子弘,而他的夫人就是孙权的姐姐。弘公子于是就把我们介绍给了刚继位的孙权。
第一次在城内看见孙权的时候,我看着他在群臣们的簇拥下,威风凛凛。他一招手,所有人便都呼应着他;他一跺脚,整个东吴便都要抖动起来,虽然他还那么年轻。
这时我才明白了,乱世是英雄的乱世,只有英雄才配说乱世二字。
可是谁是真的英雄呢?曹操?刘表?袁绍?
没有答案。
过了几天,有位远行的商人路过我家的时候给我捎来了一件礼物,一个婴儿,商人说是乔家庄的人托他帮忙的,于是我有了个儿子,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恪。
日子越来越好过,房子也越来越大,转眼我已成为孙权身边说得上话的大红人,虽然我还是那张驴脸。孙权有一次取笑我的时候,被我的恪儿反唇相击,于是家里多了条毛驴,我们诸葛家也多了个聪明的孩子。
很快我又听到传言我的弟弟孔明在刘备发迹出名了,躬耕于南阳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他也并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不过他的生活是他的,我的还是我的。生命是自己的而且也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如果他要在世上做点事情出来,我想没有人会说他错。而我的恪儿也在一天天长大,也许是周围的人太宠爱他了吧,但我却觉得他的路得他自己走。
校尉殷模犯了些事情,最后群臣还是请求赦免了他。他也决定全家回乡下过稳当的日子去,作为老朋友,我送了他很远。
回城的路上,遇上了一个赶路的书生,他没认出我,于是我们结伴而行。
---老伯,你却说这乱世是什么样,到底是谁的乱世?
---乱世?这个我老头子也说不清,大概是那些还活着的人的乱世吧。
哦,哈哈!他笑了。
“有一年我去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个山庄,山庄有一位很漂亮的女主人。老伯,你说这世上什么地方风景最好?我所见过的却就是她的山庄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后来驴脸诸葛瑾病故,江东悲恸...
而城外去山庄的那条老路上,一个人在赶路,但他已不再是驴脸,他在笑。
3楼
周瑜传
相传周瑜的爷爷辈有人在朝中做过大官,可惜后来落破了。为什么说其落破了那?原因很简单,就是曾经当过太尉的祖父一家理应住在洛阳城里,结果却搬出来。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上山下乡之说,能从繁荣的洛阳城中搬出来的理由不多,落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天天怀念旧日容光的小周喻每天都想象着发达,所以要表面上装扮的还是一个富家子弟,但内心中却极度不平衡,因为他知道落破的家族意味着什么?而且因为祖父当官的时候太过于清廉,导致周喻想奢侈一下都不能,所以落下一个毛病,就是看见别人发达的时候,他总希望天下大乱,这样自己不好,但别人也不好,所以就能够平衡一下他不平衡的心态。于是小周喻逐渐变成了一个机会主意者,他寻求着每一个发达的机会。
当时的世界还是公平的,天下果然乱了。周喻自己的武功并不高,看着身边的人都纷纷参军,自己只能在屋子里吹吹箫,但虽然武力不高,可是小资投机心还是蛮浓的,他发现身边有一个武功的高手,而且出身也不错,那就是孙策。于是周喻决定赌一把,卖了家当,招募了一些士兵,跟随着孙策打天下,这时候的周喻想,就算孙策是一个平庸的主子,自己在他旗下混几年也算是老员工了,没有功劳一定也有苦劳。结果袁术先看上了年轻貌美的周喻,想提拔他作自己的亲宠大将,但周喻想如果跟了袁术凭借自己的实力还不能在袁术旁边得到独宠,因为至少有一个孙策比他更得袁术的宠。所以他黯然回家,而孙策一看周郎不跟他争,更是高兴,也就随即把周喻当作最好的朋友。
建安三年,周喻发迹的日子到了,周喻正在家里郁闷自己为什么不跟孙策争一下的时候,孙策进屋说:“来吧,我终于逃出袁术的魔掌了。”周喻心里暗道:“可是我又进入你的狼穴了。”但心里不平衡的周喻望了望四周等米下锅的家人,心想:他们已经跟我说了无数次:“吹箫不能当饭吃”的真理了。最终周喻加入了孙策的队伍,为了上面那句话,周喻后来请鲁肃的时候,特别声明了:“有米最好交出来,否则。。。。。嘿嘿。”的名言。而那鲁肃也是乖巧的人,一听就知道是一个落魄子弟当大官,可惜还带着穷酸像,所以天生豪爽的鲁肃痛快的给了周喻一个面子,送了他很多米。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周喻知道有钱有米的人就是痛快,愈发坚定了自己一定要走发达之路的信念。
话再说回来,孙策和周喻两个人在一起,同是落破家族,一对患难兄弟,于是悻悻相惜,他们约定一定要善对落破家族,布自己的仁义于庐江。于是庐江大户们都纷纷赞扬他们的恩德,因为能移居江东的都基本是落破家族。但在他们施行“仁义”的时候,周喻突然心态失衡,凭什么自己是落破家族却要奋斗,而其他的落破家族却不劳而获的享受那?于是他跟孙策商量去打皖,因为皖是贵族世家袁术落破后妻子和家人聚集的地方,打下那里最可以平衡他们失衡的心态,于是他们用最不仁义的方法――偷袭,取得了皖。在烧杀抢掠后,他们来到了一个乔姓大户的门口,孙策得意洋洋的对着周喻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周喻之用色眯眯的眼神作回答,而后又得意的吹起他最拿手的箫,而身后自己士兵的杀戮之声大作,小乔和大乔看着这刀光血影的场面,周郎竟然还可以吹箫附和,于是感觉世界真是什么人都有,也愈发深信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结果两个绝代佳人双双早早作了寡妇。根据后世野史“三国演义”的记载,乔国老发现刘备也是一个流氓出身,于是想起了当年站在他家门口的两个流氓,决定报复孙家一下,于是刘备在国老帮助下顺利了娶了尚香小姐,这些都是后话,跟本文关系不大。
话说得到小乔的周喻,跟得到大乔的孙策各自有了一个女人后,性情大变,本来如胶似漆的周郎跟孙郎,现在愈发感觉“还是老婆好”这条真理的正确。于是两个人相约分手不分家,周喻按照约定去巴丘驻守。孙策则领兵继续征战。但“小别胜新婚”分离不久后的周喻跟孙策都纷纷感觉大小乔都是黄脸婆,漂亮的外表下面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于是有又纷纷想起来当年两人在袁术面前争宠的往事,唉,真是往事如蹉跎,叹息不得。
建安五年,天天在洞庭湖上游山玩水的周郎接到了一条不幸的消息,他的孙郎去世了。一直投机心很大的周喻决定赌一把,于是率领军队去赴丧。张昭看见城下兵营重重,铁甲林立,早吓得差点尿裤子,于是他跟吴太后商量一下,决定跟周喻说:孙策临死的时候,说周喻是吴国第二号人物,张昭才是第三号。周喻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得意的撤军走了。孙权恨的牙痒痒,旁边的张昭阴阴的说,削弱周喻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打仗,因为周喻的武功低下,吹箫吹的好并不等于打仗打的好,孙权眉头一转,连声说妙,于是下令,周郎去打黄祖。刚要下令,曹操派人过来说让派个孩子去他那里当人质,孙权高兴的不行,因为孙策的孩子马上要出生,正好送过去,自己的位子就牢固了。可是环顾四周,一群老臣正在装孙子,于是他想起来让周喻处理这个事情,送也好,不送也好,反正自己一点损失都没有。周喻接到任务后,心里明白,送了孩子是拍新主子的马屁,不送则麻烦重重,烦了几天后,良知发现的周喻决定还是不送孩子,于是在吴太后那里说了一番义正言辞的话,终于没有送,孙权知道后,气愤的不行。于是派孙瑜去收周瑜的军权,但年轻的孙瑜一到巴丘就被已经老谋深算的周瑜给计算了,军权没有收反而替周瑜打了一仗,因为周瑜想:“打仗我不行,但算人你不行。”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官亭)〔宫亭〕。)这仗打完后,孙权气的从椅子上蹦起来,自己围绕吴宫跑了N圈,决定让打仗不行的周喻亲自带兵去打,让他当前部的都督。狡猾的周瑜在屋子里吹箫,在屋顶架了一个喇叭,吹那支他最拿手的曲子:“幽怨之心”,吹着对岸的刘表的军队全吐了,个个晕船,这也开启了中国声化武器的先河。
话说大耳朵刘备被野心家曹操给一棒子打到了江夏,曹操早就听说了周瑜的美名,本来想把战书下给他,回来转念一想,将来得了江东,周瑜也是自己的,何必这么早就吓唬他哪?于是下给了孙权。
在下书的当日,天天泡在MM堆中的周瑜才不理小乔天天以泪洗面的样子,而每天围绕在小乔旁边的鲁肃实在看不过去了,决定挺身说一次慌:“都督,曹操领兵南下了。您还是不要跟那些女孩臭屁了。”后来野史“三国演义”中把这段改编了一下,变成赵云劝刘备了。周瑜一听第一反应就是张嘴说:“如果我投降,曹操还能宠信我吗?”鲁肃心里打着小九九,暗道:“曹操十有八九就是冲着你来的。可惜自己长的太难看,不然也早就投降了。但是我不降,你也别想占便宜!哼”暗下决心的鲁肃面带严肃的对着周瑜说:“您已经老了,不比华暗他们那些年轻人了。曹操大人喜欢年轻貌美的。”周瑜一听,气愤的说:“我人虽然老,但箫吹的越来越好了!总比那些张昭之流强了许多,既然曹操不要我,我就只能选择反抗了。”谁承想,鲁肃一句谎话竟然是现实,曹操真来了,孙权拿着檄文,正不知道怎么办,心里盘算着是否告诉大家?还是自己偷偷降了算了,就在为难的时候,周瑜冲进来大声喊着:“曹操,我跟你死磕!”孙权想想,自古不战而降的君主都没有好报,越是不战就死的越早。既然有这么一个想打的人,就让他去当炮灰吧,于是发给周瑜三万人马,自己留下了十三万,还谎称是预备决战。这次的周瑜是的的确确的被骗了一个瓷实,其实张昭已经跟孙权约定,他那边积极跟曹操谈判条件,根据野史“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说其中一条就是,一定要得到小乔,但得到小乔后面的真正原因就是一定要得到周瑜。所以孙权顺理成章的就给周瑜一点兵马,让他顺理成章的被曹操俘虏,满足曹操的条件。这样狡诈的孙权就又满足了曹操的条件,又报了当年送质子之恨。
点兵的周瑜发现鲁肃这个油条也不见了,原来鲁肃打着跟刘备联络的旗号泡在刘备那里,万一刘备兵败,自己也算第三国中立人员,不用被杀害。周瑜发现孙权配给他的都是原来他的敌人,例如程普老头,还有号称“傻实在”的黄盖老头。
程普是第一个不买他帐的人,因为工农出身的程普早就看清楚了小资兼机会主义者的周瑜的本来面目。于是周瑜想在程普帐中吹一支箫,但听箫的程普宛如焦大看林妹妹,根本欣赏不了高雅音乐。于是周瑜想起了第二招,对付粗人用喝酒,粗人一喝酒,粗话就开口,粗话一开口,什么全都有,果然程普被这一招打中,拉着周瑜的手,狂喝不止,旁边的黄盖看着是目瞪口呆的。后来程普说了一句经典话:“喝周瑜的酒,不如拉周瑜的手,拉了周瑜的手,宛如喝了一大壶陈酒。香呀。。。。。。香。。。。。都香。”
自从跟程普喝完后,周瑜洗手洗了三四天,而且程普每次还养成一个习惯就是看见周瑜一定要握手一下。望着对面的操军,周瑜每天都在发抖,毕竟这是自己的第一仗,以前有孙策,孙瑜那样的替死鬼替自己抗,今天只能靠自己了,虽然跟程普达成协议,但程普毕竟跟自己不是一条心,那这次找谁当替死鬼那?想了良久,猛的想起一人,号称“傻实在”的黄盖。根据野史“三国演义”中记载,周瑜跟黄盖演出了一部叫苦肉计的双簧,而且最后黄盖冲锋向前,结果被张辽一箭射到水中,差点淹死,而周瑜则坐在大帐篷中吹箫,因为他得意的不是打赢了曹操,而是成功的利用了“傻实在”黄盖。
“胜利了,胜利了。”前线的吴军跟后方的孙权一样矛盾,孙权本来已经让张昭跟曹操谈好投降条件,结果被周瑜,不,应该说是黄盖全搅和了。现在怎么办?周瑜这个家伙封还是不封那?就在孙权挠头的时候,一个猥亵的身影象鬼一样飘过来,那就是鲁肃,鲁肃得意洋洋的说,干脆封我吧,这样才能躲过周瑜的光芒。旁边的张昭也阴阴的一乐,其实他心里更气愤,因为跟曹操的谈判结果,自己得到的比孙权还多,可惜全被周瑜给毁了,此仇不抱,誓不为人。
周瑜凯旋之日,却很少封赏,相反鲁肃的赏赐很多,周瑜明白这里其中有鬼,于是他下定一个决心,就是把封给黄盖的赏赐自己全包了。结果立下大功的黄盖什么也没有得到,在郁闷中郁郁而亡,自古英雄死在敌人手中叫悲壮,死在自己人手中叫悲剧,黄盖就是这样一个悲剧英雄。
孙权想曹操几十万人都杀不死周瑜,这个家伙还真是命大,怎么样才能整死他那?这个时候鲁肃瞧瞧凑上来,说:“主公,我给您说说周瑜,此人优点很多,但缺点更多。”孙权点头示意鲁肃继续。鲁肃道:“周瑜此人出身落破之家,一心想建立功业,只能依靠裙带关系来支撑,当年硬仗,苦仗都是孙策将军一手拿下,而他则藏在后面,这次对曹操之战,也是利用了黄盖老将之勇才胜利的。所以其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巧妙的隐藏自己的弱点,最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他优势就是善于吹箫,搞关系,利用人,还有利用自己的貌美来蛊惑人。臣琢磨周瑜很久了,早想取而代之了,所以臣献上一计,足以帮助主公去除周瑜。”
孙权点头称是,示意鲁肃说出他的计谋,于是许诺道:“如果去除周瑜,你则取周瑜而代之。”
鲁肃说:“让周瑜去打南郡,听说南郡太守曹仁不好男色,而且不喜音乐,关键要点就是主公要让周瑜亲自统兵去打,不能再给予周瑜利用人之机会。”孙权暗自同意。
南郡城下,周瑜亲自冲锋,根据野史“三国演义”记载,周瑜勇猛的冲进去后,因为不懂地理,所以被乱箭所射,回到大营中,重伤。根据正史记载: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结果果然被鲁肃说中,孙权听说周瑜重伤非常高兴。
周瑜病危,鲁肃把其他人都挡在帐外,小乔埋怨道:“亏鲁肃从我这里占了不少便宜,竟然连遗嘱都想独吞。”鲁肃看见周瑜已经不能开口,于是他就小声对着周瑜说:“孙将军已经决定把都督的位置让给我,而且我跟小乔已经怀有孩子,给他们取名还是用周姓,如果是男的就叫周循,这个你放心去吧。再有刘备给了我不少回扣,所以我决定把南郡送给他。你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周瑜听说此言,手指鲁肃,心恨孙权,但眼神去钉在挂在帐中的那只玉箫,鲁肃拿过玉箫来,也吹了一首“幽怨之心”,而且吹的比周瑜还好。帐外的人纷纷说,周都督的箫艺又精进了。
鲁肃吹罢,转身出帐,年仅三十六岁的周瑜就归天而去了。
[img]http://www.talkforex.com/images/upfile/2004810112256.gif[/img]
发表于:2005-01-22 13:46只看该作者
4楼
后来程普说了一句经典话:“喝周瑜的酒,不如拉周瑜的手,拉了周瑜的手,宛如喝了一大壶陈酒。香呀。。。。。。香。。。。。都香。”
夏天穿皮裤,冬天戴草帽
爱咋咋地..
发表于:2005-01-23 00:29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2005-01-24 04:31只看该作者
6楼
:lol:lol:lol
发表于:2005-01-24 05:04只看该作者
7楼
:lol:lol:lol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