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端午粽子飘香
农历五月五将到了,商场中又开始飘出了粽子淳厚的香味。常常,对于这种中国的传统食品,“食”的美味反成了次要,而“俗”中所蕴含的悠久华夏文化,及它勾起的温暖陈年回忆,才是我们最期盼它的理由……
端午的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而已,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一贯看不上北京的小枣粽子,不仅是淡而无味,吃起来还要吐核,小枣煮过了或生虫,则味道会变得十分怪异,败人清兴。日前无事翻书,发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的粽子竟也是这路货色,北京粽子仿佛一下子“名正言顺”,神气起来,甚怪。
中国少数民族的粽子
瑶族: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畲族: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傣族: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毛南族: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粽子在异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 而成的,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马来西亚,人们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相同。粽子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要浇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鲜的香蕉包成扁方形。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每逢圣诞来临,委内瑞拉家家户户包裹粽子,这已成了应节一景,届时,连平日卖点心的店铺也堆满了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加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重约半公斤,焙干蕉叶,粽子即熟,剥开粽子,清香四溢。吃粽庆节,别有一番情趣。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拉美粽子有其特别来历。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统治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印第安人被迫远离家乡去服苦役。妇女们为了让丈夫和儿子能够在路上吃到可口的饭菜,就把蒸熟的玉米粉和土豆、胡萝卜一起用香蕉叶包裹起来,作为路上的乾粮。
粽子香包怎么制作?
制作步骤
1,剪一边长为14公分的正纸型
2,一边对好直布纹(留口的一边作记号),三边各留1公分缝份将布剪好。
3,正面对正面将A、C两点对好缝合。
4,同样B、C对好缝合时,留一开口。(注意A B C 交点缝合後要修剪)
5,将缝好的立体翻出正面。
6,由开口处放入泡棉及香粉(塞得愈胖,粽形会愈好看)
7,最後将口缝合,绑上绳结就完成了。
小提醒
1,因为三角形的关系,布的纹路的选择特别重要。还有布料本身也很重要,材质不够坚固的布料,缝的时候边容易毛掉。
2,多利用家中不用的或剩馀的布料制作香包,可以发挥资源回收在利用的环保精神。
3,其他还提供枫叶形、小熊、热带鱼、心型的香包,缝制的方法大致是先裁出想用做的香包形状的纸型,应用纸型裁剪出二面布形,正面对正面对好缝合,在如同肉粽香包一般翻面、塞棉花、香粉(塞棉花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做的香包的特性,例如:小熊香包可以塞出一个圆滚滚的可爱肚子,热带鱼身体塞得匀称一点比较顺眼…等等。)、缝合、绑上绳结。
4,发挥自己的创意,做出自己的香包,这是最重要的事。
怎么选购放心的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在一些商场、超市看到,速冻专柜里,速冻粽子的种类多了起来,而在一些超市、农贸市场,还有散装的粽叶、糯米、大枣出售,市民可以买回家自己动手包粽子。而仔细观察发现,粽叶的价格在每100克1元左右,颜色却大不一样,有的发暗发黄,有的色泽鲜亮。
咨询了解到,一般情况下,粽叶采摘后,要经过保存、运输等环节,粽子销售前还需要高温蒸煮,因此粽叶的颜色不可能长久保持鲜绿,那些过分鲜亮的可能是“返青粽叶”。为了有个好“卖相”,一些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发黄的粽叶返青,不过,身体内铜的摄入量过大容易引发铜中毒,严重的还会致癌、致畸。
工商人员表示,选购粽子、粽叶时,可以通过“看、闻、辨”的方法鉴别:一看外观,返青粽叶绿色均匀、鲜亮,原色粽叶颜色发黄、发暗;二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熟后,香味不足,还带有淡淡的硫磺味;三辨煮水,返青粽叶蒸煮后,水的颜色会发绿。采访中,经验丰富的市民还向记者传授了两招:一是将粽叶泡在水中保存;二是将粽叶悬挂晾干,使用时再放到水中浸泡,可以起到保鲜作用。
有几种人不能吃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吃粽子是我国传统习俗,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有几种人是不宜吃粽子的。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做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食用,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又多又长,吃多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
为何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吃?
端午临近,粽叶飘香,吃粽子是我国传统习俗。不少市民喜欢吃粽子,而且每天还把粽子作早饭吃,个别酷爱粽子的市民甚至放弃了正餐,顿顿都把粽子当饭吃。记者发现,有些人每周都从食品商店、超市或单位食堂里买粽子,一买就是十来个,回到家就往冰箱一放,每天一个当早饭。
专家介绍:“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虽然粽子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值得注意的是,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否则一晚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
专家建议,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建议可选择小的迷你粽子。同时,建议粽子也要吃得清淡一点。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粘糖,不要吃得太甜;对于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过于油腻、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急性发作。
发表于:2006-05-30 04:40只看该作者
2楼
口水中...
████ご永不だ言棄 ████
发表于:2006-05-31 05:36只看该作者
3楼
粽子节快乐`````
:P
:P

时间是生命的永恒,生命是时间的瞬间
发表于:2006-05-31 16:36只看该作者
4楼
吃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