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冷思考
我想先从泸州老窖(000568)这支股票说起,我是05年10月份注意到了这支股票,那时股改之后刚复牌,股价在4元。股改的时候董事长承诺06年业绩2毛以上,06-08年业绩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只要稍微懂一点股票股指的人立刻就可以算出,如果承诺的是事实的话这支股票起码值6块钱。但当时就是以4块钱在交易,还一度跌到3.5.
这还是10月份,实际上6月份当股指跌到1000点的时候,遍地都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股票。我在想,现在那些排队开户的人那时都在干嘛呢?或许那时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把中国股市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因为翻开当时的报纸杂志,点开网上的新闻和论坛,大家都在痛陈中国股市的种种弊端,“千点论”正在实现,“股市崩盘论”,“推到从来论”也正甚嚣尘上。
所以我现在一个很深的体会是:不要被大众的舆论引导,他们只会报导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乐于加油添醋的夸张。但重要的事情不是已经发生了什么,而是未来将要发生什么。
06年中国股市的暴涨极大的刺激了整个中国社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竟然在这一年达到了130%。我可以断言的是,这个水平将成为千古绝唱,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不会再有了。为什么?这一年的上涨是由发生在05年的三个重要事件推动的:
1.05年熊市末端的暴跌,大部分股票已经跌到了不可思议的价位。
2.股权分置改革。(这个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3.人民币开始升值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三个因素,其中1是市场的因素,大概7,8年就能轮到一次,关键是2,3这两条制度性变革的因素多少年才能轮到一次?而这三个因素集中发生在05年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这也可以说是一次可以写进历史的机遇。
那么在经过一年多的上涨之后,受益最多的是谁呢?是像我这样的小散户吗?当然不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谁的股票多,成本低,谁就受益最多。所以答案就很明了了,非流通股股东受益最大。不要忘了这个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上市公司平均有70%以上的股份是不能流通的,而且这部分股份的取得成本极低。那么非流通股股东是谁?绝对大头的是国资委,再接下来就是企业、财团,以及创立企业的个人。
再回头看泸州老窖,为什么董事长敢拍着胸脯做如此承诺。一个最合理的解释是,报表上的利润是可以操控的。事实上也就是如此,机构的研究报告讲泸州老窖未来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国窖1573高档酒,这个品牌在01年的时候就已经推出来了,头几年是疯狂的往里砸钱,然后在报表里计提,在05年的时候更是采取了一次亏个够的策略,直接就把05年的利润做到了5分钱。06年则开始释放利润,预计全年的利润达到0.35,比05年增长700%。
一年增长700%!!是企业这一年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吗?不是,企业确实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这种暴增更多的是一种报表手法的使然。而在这一年多里,股价也从最低的2.32涨到了最高30元一带,上涨超过10倍。
我们再来看看今年2月9号的一则公告:
泸州老窖第三次发布大非(指持股大于5%的非流通股股东)减持公告,称控股股东泸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在最近几天内第三次出售所持公司股份,此次出售数量为11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3%,已经连续减持3053万股。
三千万股,折合现金7个多亿。我想到了这么两个问题:1.泸州市国资委拿这笔钱会干什么?往好的方面想可能是进一步发展泸州本地的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居民保障体系的完善等等。(我只愿意也只会往好的方面去想)2.泸州市国资委的股票卖给了谁?不管是散户还是基金也好(基金的钱也来自基民),接盘的就是广大的个人投资者。
我为什么反复的拿泸州老窖说事,因为从这支股票上可以看出一个脉络就是:在这一轮大牛市中,居民财富(主要体现在储蓄财富)正在发生转移。居民储蓄,各路投机资金正汹涌不断的流入股市,同时大盘股的上市(我预计1到2年内所有的大型央企都会上市),大非小非的减持也在不断的从股市抽走资金。
这个过程用术语来讲叫做“资产的证券化”,就是把国有资产,以及其它多种所有制的资产用有价证券来表示。这个过程有它的好处,它可以盘活社会财富,居民的储蓄可以进入到企业,进入到产业领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盈利增长。企业盈利增长又会带动股价的上涨,这样居民财富又可以增值。
但是,证券化的一个最大的弊病在于会有泡沫化倾向。特别在当前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不论是房地产资产还是股票资产都在面临一个价格的重估,而且必然会走向高估,也就是泡沫。而这个时候,社会资产又在源源不断的证券化,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整个中国的资产都会被高估。而那个时候,绝大部分普通的居民都会持有被高估的房产和股票。
日本已经经历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八十年代资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重重的摔落下来,接下来的十年被日本人自己称为“迷失的十年”。中国会不会也重蹈覆辙,我想可能不会,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政府不会放任不管的。但是当股市在长期的上涨过程中,人性的贪婪最终战胜恐惧,所有的风险防范体系在逐渐土崩瓦解时,任何干预措施都将无济于事。
我现在看网站上,不断的有经济学家或者学者发文章论证当前整体接近30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我并不是认为他们说的是错的,只是我相信等到市盈率到50倍的时候同样会有人出来发文章说50倍是合理的,因为有个理论不是叫存在即合理吗,只要一个现象存在,总会有人出来论证它的合理性。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判断,如果我们只是被舆论和专家牵着鼻子走,我们可能就会成为最后的买单人。要知道,大众永远是弱势群体和羔羊的代名词。 做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发表于:2007-02-12 11:54只看该作者
2楼
好文,谢谢分享!!

发表于:2007-02-12 17:05只看该作者
4楼
good
寻找市价低于帐面价值的pp...
发表于:2007-02-12 23:58只看该作者
5楼
同意,支持

保住自己的本金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