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静态PE下降了24.25%、中国GDP、就业
从33%减到25%,减幅达到24.25%。
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利润即使不增长,静态P/E 倍数也下降了24.25%。上证50的平均P/E从50减到了38倍。补充一点,上世纪日本和台湾股市炮沫时的平均P/E为60-70倍。
A股的几个利空因素:
1)QDII资金出海:3季度批了250亿美元,4季度批了300亿美元。再加上CIC(中国投资公司)的200亿美元。
2)2年内及之后的大小非减持。
另,关于中国的GDP。
今年11.5%的增长中,国内需求(包括国内消费与国内投资)贡献了8.5%-9%;剩余的2.5%-3%来自倍受国外争议的出口创汇产业。
就业人口占比:出口产业5000万,占总就业人口7.5亿的6.67%。
单纯从中国国内经济角度出发,中国经济不是过热,而是供应过度(Over-supply)的问题。解释如下:国内需求吸收不了因出口产业5000万就业而产生的供应。
世界继续看好中国(和印度),是因为中(印)的国内需求旺盛。说即使美国经济真的陷入衰退,中(印)也不会受影响。例子是:1997-98,2000-2002年,中国的出口曾经有连续3个季度的负增长,而中国的GDP依然保持在10%左右。
中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真正风险是:
1)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引发持续性通涨,央行不得已大幅度加息,导致国内需求紧缩:
2)股市大跌: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下滑,捂紧钱包。消费和投资下降。
附注:印度的数据还没找到,待补。
[ 本帖最后由 风铃响叮当 于 2007-12-8 21: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