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点之后,你只剩下这些选择了
在5000点这个非常敏感的点位上,大家有非常非常多的质疑,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小心。要么你就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要么你就勇敢做个“追风少年”。 目录 一、林也森:5000点非常敏感,你有两个选择。 二、徐荣芳:5000点之上的牛市逻辑。 1.四个问题 (1)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2)市场是否会在5000点以上进入风格转换阶段?(3)会不会有监管政策(比如印花税),并可能终结行情?(4)当前市场下应当如何配置? 2.三个主题策略(1)国企改革(2)长江经济带主题(3)供应链金融3.0主题。 5000点非常敏感,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这轮牛市肯定没结束。我想大家都不太愿意听这个了,去年我们一直讲的是这个。我们讲这是一轮资产重新配置的过程,是一轮转型升级的过程,货币宽松的过程。大道理我不讲了,我就用我一个研究员讲的微观的例子,他说这轮牛市还没结束,因为我妈妈还没问我股票,因为上一轮被套住的还没解套。我很想问问,他买的是哪家的股票,这家的董秘今天在不在。所以,这轮股市还没有结束,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是有共识的,其实是可以掐定的。现在,很多私募大佬满仓操作。 第二,我希望以后大家不要再讲“国家牛市”了。这不是国家刻意制造的牛市,因为我们有很多考虑,有激活资本市场,激活市场主体,有激活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的考虑,但把这样的词扣上一个帽子,我想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心理上的波动,所以,我建议以后我们不要用这个词了。 当然,发明这个词,是很多学者有这样那样的考虑,但是它可能会带来负面的一些东西,但不可否认,我们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牛市,这轮市场会到什么时候,说实话,我想在座的很难说一定会到什么位置,本来预测点位也是没必要的,有人用市值比GDP的指标,有人用PE衡量,还有用微观的例子,比如交易所门口卖上证报、中证报的老大娘的行为去预测,我觉得没有必要预测,大家要做的是在这样的市场底下顺势而为。[list=1] [/list]第三,5000点的时候,怎么办?我想,这应该是现在大家茶余饭后甚至做梦都在讨论的问题,我们有个研究员讲得特别好,5000点“相见时难别亦难”。什么叫“相见时难”呢?冲上5000点是不容易的,相信绝大部分人是没想到的。“别亦难”是什么意思呢?3000点、4000点很快冲了过去恐怕这也很难,可以看到监管机构对两融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各种各样真的、假的利空信息也相继出来,货币政策环境也不像我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看到的那么宽松,态度那么坚定。宏观经济层面,也面临着企稳甚至很多人在讲回升。通货膨胀率上升,大家说是明年年初还是今年四季度呢?总之,在这个敏感的点位,大家有非常非常多的质疑,当然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小心。这也从侧面证明这轮市场没结束,除了宏观指标以外,大家说高枕无忧,没有问题,或者市场还没有涨到令人发指的时候,但5000点肯定是非常敏感的位置。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很多年轻的研究员比我有创意,他们最先总结了这个——要么你就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要么你就勇敢做个“追风少年”。至于你是愿意忍受上下300、500点甚至千点的震荡,还是把自己的盈利提前兑现安静地旁观这个市场的波动,这取决于个人的风险偏好。 那么,5000点,我想就这两种选择——要么你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我想冲破6000点只是时间问题,要么每天做一个“追风”的动作,在各个板块当中游荡。 第四,那么做什么板块?中长期来看,尽管大家不喜欢“中长期”这个词,我们依然坚定地看好与转型升级相关的“互联网+”、“智能制造”这些板块。短期来讲,我们非常看好,为了要承托住经济,保证经济稳定运行,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所以,我们对铁公基这类企业也非常喜欢。 稳增长的过程,就需要基建拉动,就需要一批基建项目。我们做了统计,倒算了一下,如果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维持15%增速的话,那么基建增速要维持25%以上,基建里,与铁公基相关的投资要维持30%以上的增速,这还是假定环保投资达到60%以上。维持住15%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才有可能实现我们7%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是我们看好铁公基的重要原因。 下半年,我们看好的主题类都是铁公基,这和敏感的点位有关系。刚才在休息室我和各位交流,这样敏感的点位,可能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主题比较确定的投资,比如今年春节之后就在推的西藏板块。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马上要召开了,会有很多政策支持,习总各种政策落地是比较实的,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大家可以看到,希望关注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合并、西藏板块、智能制造规划的出台等等。 最后做个总结:这确确实实是个非常好的时代,很难遇上,未来前景有很多,也许我们转型能成功,也许转型还差那么一点意思,但总之,现在我们相信转型能够成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四个问题 问题一: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 部分投资者持有这种疑问,理由在于两方面:第一,多次降准降息并未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所谓中国版的“流动性陷阱”);第二,央行在前期启动了正回购。我们认为解决这种局面的方法并非收紧货币,而是持续宽松的货币配合财政政策及其他非常规的措施,如PSL、地方债务置换升级、政策性银行注资等。货币政策并未转向,也不会转向。近期地方债的进一步置换等政策的展开意味着更进一步的宽松,而非收紧。我们预期未来仍将有大幅降息或降准(比如50个基点的降息,或100个基点的降准)。 问题二:市场是否会在5000点以上进入风格转换阶段? 这一时点还未到来;目前仍将是成长风格引领市场,而蓝筹类公司的机会仍将以转型机会、主题机会为主,短期内不会看到价值股大幅度跑赢。风格转向蓝筹需要看到明显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最可能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经济企稳的预期,二是放松政策明显超出预期。而目前,这两者都尚未出现。我们估计催化剂出现的最快时点可能在三季度中后期。尽快这一时点不是在当下,但是我们仍然提醒投资者密切关注年内出现这一转变的可能性。如果风格切换的时点比较靠后,甚至可能出现创业板指数追上上证综指的可能。 问题三:会不会有监管政策(比如印花税),并可能终结行情? 即使这类政策出台,也不会是成为市场的拐点,只是改变牛市的节奏和斜率。我们反复强调,每一轮牛市都有其贯穿始终的核心逻辑。在本轮牛市中,核心逻辑在于宽松周期下的经济微观层面转型。这种转型的进程在当前远未看到结束的迹象。在核心逻辑未被破坏的前提下,政策的变动引起的调整只会提供新的买点。而且,在当前市场对此类政策普遍预期的前提下,即使调整出现,其潜在幅度也在减小。 问题四:当前市场下应当如何配置? 我们建议继续侧重成长性公司、传统转型公司的机会。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互联网是最具爆发性和持续性的大风口。具体包含三条受益逻辑:一是智能制造,包括军工、机械;二是工业互联,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三是核心应用,包含9大核心应用,其中首推能源互联网及车联网。主题方面,沿国家政策方向,国企改革、军工、供应链金融3.0主题(农产品等)、迪士尼及新能源汽车主题在当前市场风格下将受益。 主题策略 1、国企改革:深改小组会议彰显中国建材、国药等试点国企集团价值。 2、长江经济带主题:大别山振兴规划批复利好长江经济带。 3、供应链金融3.0主题:金发科技布局民营银行,供应链金融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