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市场见闻:亚洲股市牛气冲天
亚洲股市在过去6个月中表现不俗,而且有明显的迹象显示还将更上一层楼。投资组合资本的流入数据表明,资金仍在流入本地区,牛市很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亚洲华尔街日报》--亚洲股市在过去6个月中表现不俗,而且有明显的迹象显示还将更上一层楼。投资组合资本的流入数据表明,资金仍在流入本地区,牛市很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道富银行(State Street Corp., STT)研究此类投资组合流向的分析师预计将有前所未有的现金流入亚洲股市。道富银行驻香港债券部负责人Steve Chang说,所有人都在谈论大量资金流入亚洲的事情,并基本得到了证实。他说,今年流入的资金是该银行1994年开始收集此类数据以来最高的一年。
来自各地的数据都支持这一观点,即散户投资者对亚洲资产的兴趣十分高涨。据研究公司EmergingPortfolio.com的数据,除日本之外的亚洲股市今年以来共得到了30亿美元以上的新投资者资金,其中大多数都是过去3个月中流入的。而2002年全年,净流入量仅略高于8亿美元。
亚洲各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国际投资资金在不断增加。据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Chase & Co., JPM)编制的数据,台湾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今年以来共吸引了130多亿美元的资金,韩国吸引了约75亿美元。即使是面临政治和经济严峻考验的印尼今年也吸引了5亿美元以上的资金。
但资金和收益仍有继续增加的空间。尽管道富银行讬管客户在台湾的持仓量过去12个月里已增加了一倍,在韩国和印尼等市场也增加了40%,但机构投资者仍大大低于其亚洲股市权重的历史最高水平。
Chang说,退休金计划在新兴市场的平均持仓量占其总资产的比例非常小。他说,美国退休基金一般只将总资产的5%左右投入到新兴市场中,股票和债券分别占60%和40%。而在新兴市场如日中天的1993年,这一权重为10%,显示明显还有更多资金流入的潜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将会平稳攀升。盘整和回调在所难免,同时也存在经济或地缘政治震荡打击投资者对本地区投资信心的可能性。
机构投资者将大量资金投入亚洲新兴市场也有明显的技术面的原因。1997年至2001年期间,机构投资者从波动性高于发达市场的新兴市场上退出。但在过去的两年里,新兴市场的波动性一直低于发达市场。道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称,目前将投资组合中10%的资金投入新兴市场的机构股票投资者不仅是为了提高回报率,同时也是为了降低总体投资组合风险。
尽管如此,人气也可能迅速逆转,使得资金从流入转为流出。道富银行开发了3个不同指标来判断人气。第一个指标测量当前流入不同市场的资金流,以判断是加速还是减速。第二个指标则是判断机构的外汇流。第三个指标评估投资组合中风险资产的权重,从而判断机构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信心。
目前,亚洲市场的所有3个指标都表现良好。目前流入日本和新兴亚洲市场的投资组合资金均高于前两个月的任何时期,说明资金流入继续加速。在新兴亚洲市场,投资者最看好的市场是韩国和台湾。泰国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扭转了上个月泰京银行(Krung Thai Bank
PCL, H.KTB)首次公开募股时的投机性卖盘。投资者的这种投资倾向也从外汇流指数中得到了印证。
投资者信心也在增强。尽管道富银行的信心指数9月份为103.4,略低于7月份时105.4的高点,但仍高于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值96.4。(2000年为基准水平100。)
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新兴亚洲市场的前景看好。指标走势不同表明,尽管市场仍在上升,但可能出现回落。然而,这3个指标的排列意味着资金仍在流入亚洲市场,本地货币和股市将会继续走高。Chang说,有理由相信,股市还将持续半年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