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艾略特波浪基础
艾略特波浪基础
艾略特波浪是一种技术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是顺势还是逆势,价格运动皆通过可识别、结构性的波浪形态展示出来。
约瑟夫•尼尔升•艾略特(1871-1948)最初表达他的想法是在给查尔斯•J•柯林斯的系列信件当中。后者帮助艾略特在1938年出版了《波浪原理》一书。同样在柯林斯帮助下,艾略特随后于1939年在《金融世界》杂志上连续发表了相关文章。
如今,艾略特理论广为人知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罗伯特•R•普雷切特的工作。而这又归功于他和A•J•弗罗斯特在1978年合著的《艾略特波浪理论:股票市场制胜之道》。(约翰威尔利&尚斯出版公司,第10版,2001年)
波浪和比例
艾略特波浪包含了数学当中“比例”的概念。所谓“比例”指的是物体或形状在不同尺度上具有的自我相似性。
在许多现象当中你都可看到比例性。例如:你从很远处看一座山,你将看到一个山峰,和与之相连较为平滑的山脊。如果你走近些,你也许会发现那些山脊实际上也是有一些较小的山峰和山脊构成。而后者又是由一些更小的山峰和山脊组成。我们看到,所有这些景象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或模式。
与此类似,波浪理论基本思想之一就是:任何波浪循环都是具有相同结构的更大一级波浪循环的一部分,而同时又是由具有相同结构的更小一级波浪构成。
一些艾略特波浪理论追随者认为价格运动是由人类情绪引起的自然现象,这令波浪的比例性对于理解和描绘价格运动较为有效。
波浪类型:推动浪和修正浪
由于艾略特波浪特点在于其描绘性,而非定量计算或逻辑推理得出,它实际上是一种视觉模式的认知。
图1给出了基本的艾略特波浪计数,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数字”价格运动/波浪组成,而第二个阶段由“字母”价格波浪组成。“数字”阶段是“推动”或“趋势”浪;字母阶段称为“修正”或“逆市”浪。
推动浪由5浪组成(1浪到5浪),其中1浪,3浪和5浪与主趋势一致,2浪和4浪与主趋势相反。波浪计数一个基本的规则是4浪底部不能低于1浪的顶部。
修正浪由3浪构成,分别标示为a浪,b浪和c浪。一个推动5浪和随后的修正3浪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波浪循环。
图2解释了如何将波浪细分为低一级的模式和扩张为高一级模式,也就是对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比例性进行阐述。
图一、图二以上升趋势为例,对下降趋势该模式同样适用。
确定波浪
对图1和图2中呈现的波浪模式可以从心理和实际行为两方面进行解释。
第1浪是整个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首次上涨,由空头回补和技术买盘推动,市况由弱转强。
第2浪,回撤1浪升势,经常此时有浓厚的悲观情绪围绕着市场。在一个股市周线图中,2浪底常伴随着对经济和股市的悲观看法。
第2浪探底后(底部应高于1浪低点),若随后上涨突破了1浪的顶部(预示3浪上涨的展开),市场将会把其理解为重要的牛市信号。经常与此相伴的是突发的利好消息,投资者情绪变得乐观。
第4浪对第3浪的涨势进行修正,市场心态仍保持稳定。
第5浪是最后的喜悦。价格在一片乐观气氛中见顶。随后市场很快步入对整个5浪升势的下跌修正中。典型的a-b-c修正浪目标在第4浪的低点附近。此外,有时第5浪会以较复杂的“上升楔型”出现。
其他规则:
在一个有效的波浪模式中,第3浪永远不能是最短的推动浪,第1浪或第5浪允许较其他推动浪长。
对于推动浪中的两个回调浪第2浪和第4浪,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如果第2浪持续时期较长,形态较复杂,那么第4浪将是简洁和快速的。反之亦然。也就是所谓的“交替原则”。
与菲波纳契(Fibo)回档位的关系
菲波纳契回档(如38.2%,61.8%和138%等)在艾略特波浪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艾略特波浪分析中,不同波浪幅度之间经常呈现出菲波纳契比例关系。如,第3浪的长度可能是第1浪长度的138%,而第2浪可能在第1浪61.8%回档位见底。
[ Last edited by goldenmean on 2005-3-2 at 17:32 ]


发表于:2005-03-01 14:49只看该作者
2楼
韬客社区www.talkfx.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