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那些花儿 范玮琪版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啦........ 想她
啦........ 她还在开吗
啦........ 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
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啦........ 想她
啦........ 她还在开吗
啦........ 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
散落在天涯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后面的英文 真飙撼
发表于:2010-11-20 06:32只看该作者
2楼
我觉得朴树的比较好听
但范玮琪的MV比较唯美
3楼
摆渡点亮生活: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Where the flowers gone?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Where did they all gone?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Where the soldiers gone?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Where have all they gone?
4楼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歌词
原曲词作者皆为Pete Seeger,美国民谣之父。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Taken husband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Gone for soldier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Gone to graveyard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Covered with flowers every one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When will we ever learn?
这首英文歌的名字很有诗意,”花儿去哪里了“,但是它要表达的却不是诗意、爱情,而是一首彻底的反战歌曲。”PETESEEGE R写下这首《花儿都到哪儿去了》的时候正值越战,SEEGER感怀“花儿都到哪儿去了”,质问“姑娘们都到哪儿去了,小伙子们都 到哪儿去了”,哀而不伤,却最能激起民众的情感:亲人正在远方赴死,故乡的花儿已经无人采摘。这首歌在上世纪60年代流行一时。 ”朴树借用了歌的意境将其改编成一首与怀旧和浪漫有关的歌曲,显得比原英文歌曲更符合现在的时代。但众所周知的是,大部分的歌 迷之所以被这首歌感动是因为其的立意和意境。将失去的岁月、失去的人通过花儿的凋谢来怀旧,是一种惊喜和意外。如果说朴树的中文 歌词是一种再创作,那么范玮琪在其中所做的英文歌词就难免有抄袭之嫌。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11-20 07:24只看该作者
5楼
花儿都到哪儿去了
汇市如潮人如水,只叹此间几人回。
发表于:2010-11-20 07:27只看该作者
6楼
这个歌我肯定听过。
然后联想起来的歌,
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
还有一首,,,打出上面的字就忘了。:05:
汇市如潮人如水,只叹此间几人回。
7楼
心经--王菲 谢霆锋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谢:舍利子色不异空
王:空不异色
谢: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王: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谢: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王: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谢: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王: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谢: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王:心无碍 无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8楼
扑树
王菲
都唱过的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1楼
上面的是
般若波罗蜜经
里面的心经
下面是不负如来不负卿
前面的花儿 范 王 扑 都唱过
只是范的里面的英文比较飙撼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2楼
一帮东北人来苏州旅游,当地一无良导游尽带他们去旅游用品店之类的地方,该看的苏州园林全走马观花了,东北人情绪极其不爽,看该导游的眼神颇有恨意.口气也骂骂咧咧,该导游十分心神忐忑.
游览日程结束,该导游送东北人到火车站乘车,苏州旧火车站对面正好有一古塔,名叫白寺塔,一东北汉子就粗声大气地问该导游:"导游,介个塔叫个他娘的啥名儿?"
该导游正回往旅游大巴,总算送走了瘟神,如释重负,边走边用苏州话答了一句:"博丝塔"(白寺塔) .
正要进站的东北人闻言皆勃然大怒,冲回来拉住该导游痛扁一餐。皆恨恨曰:“他娘的,明明是个塔,你说不是塔,欺负大爷土鳖是不?”
你也不是苏州人!
那个塔叫“北寺塔”,原址是保国寺!
晕了。。。看了半天你们一个都不是苏州人。 那个塔俗称:北寺塔,是因为坐落在苏州城北。 全名叫:报恩寺塔,下面那个寺叫:报恩寺,是孙权为了纪念他母亲的恩情而修建的。
[/color] 都错!其实故事发生在咱风流的乾隆老佛爷身上: 乾隆某年下江南到苏州拙政园游玩,走着走着偶然抬头一看,看见水木园林的深处耸立着一座塔(其实塔在拙政园之外,视角的原因,反而显得园子很深很广),就问了陪同的一个苏州本地人:“这塔叫什么名字?”那个人就用苏州口音回答:“北寺塔(苏州话听起来像说 不是塔 )”乾隆就纳闷了,这明明就是座塔怎么会不是塔呢? 就因为这个典故,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这座塔的地方,成了拙政园有名的景点
[color=magenta]都错!其实故事发生在咱风流的乾隆老佛爷身上: 乾隆某年下江南到苏州拙政园游玩,走着走着偶然抬头一看,看见水木园林的深处耸立着一座塔(其实塔在拙政园之外,视角的原因,反而显得园子很深很广),就问了陪同的一个苏州本地人:“这塔叫什么名字?”那个人就用苏州口音回答:“北寺塔(苏州话听起来像说 不是塔 )”乾隆就纳闷了,这明明就是座塔怎么会不是塔呢? 就因为这个典故,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这座塔的地方,成了拙政园有名的景点
[ 本帖最后由 沈智 于 2010-11-20 16:26 编辑 ]
晕了。。。看了半天你们一个都不是苏州人。 那个塔俗称:北寺塔,是因为坐落在苏州城北。 全名叫:报恩寺塔,下面那个寺叫:报恩寺,是孙权为了纪念他母亲的恩情而修建的。
[/color] 都错!其实故事发生在咱风流的乾隆老佛爷身上: 乾隆某年下江南到苏州拙政园游玩,走着走着偶然抬头一看,看见水木园林的深处耸立着一座塔(其实塔在拙政园之外,视角的原因,反而显得园子很深很广),就问了陪同的一个苏州本地人:“这塔叫什么名字?”那个人就用苏州口音回答:“北寺塔(苏州话听起来像说 不是塔 )”乾隆就纳闷了,这明明就是座塔怎么会不是塔呢? 就因为这个典故,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这座塔的地方,成了拙政园有名的景点
[color=magenta]都错!其实故事发生在咱风流的乾隆老佛爷身上: 乾隆某年下江南到苏州拙政园游玩,走着走着偶然抬头一看,看见水木园林的深处耸立着一座塔(其实塔在拙政园之外,视角的原因,反而显得园子很深很广),就问了陪同的一个苏州本地人:“这塔叫什么名字?”那个人就用苏州口音回答:“北寺塔(苏州话听起来像说 不是塔 )”乾隆就纳闷了,这明明就是座塔怎么会不是塔呢? 就因为这个典故,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这座塔的地方,成了拙政园有名的景点
[ 本帖最后由 沈智 于 2010-11-20 16:26 编辑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11-20 08:26只看该作者
13楼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汇市如潮人如水,只叹此间几人回。
发表于:2010-11-20 08:27只看该作者
14楼
汇市如潮人如水,只叹此间几人回。
15楼
这个要等
开恩
[/color]
这个也不靠谱
这个也不靠谱
他不仅会贴错歌
[color=#ff0000]往往也会贴错版
我不会贴 你可以寻求摆渡滴帮助 [ 本帖最后由 沈智 于 2010-11-20 16:31 编辑 ]
这个也不靠谱
他不仅会贴错歌
[color=#ff0000]往往也会贴错版
我不会贴 你可以寻求摆渡滴帮助 [ 本帖最后由 沈智 于 2010-11-20 16:31 编辑 ]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6楼
11月3日,联储宣布他们将在未来八个月的时间增发6000亿美元,用这些资金来收购美国政府的债券。对于这最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媒体已经给它起了“QE2”的绰号,但是实际上,这已经是第三轮大规模的货币增发了,而且这一轮的行动,对于全球经济尤其危险。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这三轮宽松的目标和结果着眼,倒是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角度审视全球经济危机的缘起和发展进程。
第一轮宽松倒不是联储主导的,主导者是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韩国,以及其他若干拥有外贸盈余的国家和地区的央行。
从2000年到2008年,这些央行客观上的联合行动,其结果就是增发了总价值相当于5万亿美元的他们各自的货币,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目的,不必说就是为了支撑各自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
他们印刷自己的货币,用来收购美元,这样客观上就达到了使自己的货币相对贬值的目的,让自己的外贸优势得以持续。
对于所有卷入进来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这种政策在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是这种政策的结果却已经不是他们各自的边境所能限制。他们将自己所获得的美元再投资于美国的国债、房利美(FNMA)和房地美(FMCC)的债券,以及其他美国企业的债券和股票,结果就是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压制了利率,导致美国出现了令人吃惊的资本配置不当的局面。
联储主席伯南克意识到了这种资本流动的影响,将其归因于所谓的“全球储蓄过剩”。然而,他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其实是犯下了糟糕的错误。他所看到的其实并不是外国投资者的储蓄,而是美国贸易伙伴们所创造的货币,后者在相当程度上应该对美国经济的泡沫化负担责任。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如此之多的钱被创造出来,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先例。正是这一轮量化宽松——我们可以称为QE 1——和美国贸易赤字联合作用,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泡沫和其在2008年的破灭。第一轮宽松早就了危机,而第二和第三轮则是危机的必然产物。
第二轮量化宽松,即真正意义上的QE 2,是开始于美国泡沫破灭之后,由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手推行的,其规模数以万亿美元计。
这一次,货币被创造出来是为了防止那些全球最大的银行破产,为了确保全球金融系统不至于崩溃。QE 1所创造出来的资金被借给了美国、英国、西班牙、希腊和其他的那些贸易赤字国家,导致了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这泡沫的规模是如此惊人,以至于一旦其宣告破灭,整个银行中介都受到了根本的威胁。
为了防止世界储蓄体系坍塌,西方各国的央行无中生有,创造出大量资金,用以收购这些银行所持已有的资产。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的话,全球经济早就不可收拾了。实质上,QE 2是在2009年年底宣告完成的。
至于最新一轮的宽松行动,其动机和前两轮截然不同,是为了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借此来创造财富和消费,以帮助美国经济摆脱重新坠入严重衰退的可能。
增发6000亿美元来在未来八个月内收购国债,意味着联储将在这一时期内为美国的预算赤字融资,哪怕这赤字是非常巨大的。将政府赤字采用这种手段货币化,意味着联储将“挤入”私营部门。那些原本应该去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的投资者将不得不去寻找些其他的购买目标,比如股票。
股票价格的上涨将让美国人获得更多可以投入消费的资金。美国人的消费将推动美国从世界其他地方进口的增长,进而带动全球经济前进。未来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当中,很多人都将享受到这政策带来的好处。
问题在于,对于危机的真正根源,这政策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归根结底,还是美国经济严重缺乏全球竞争能力。事实就是,伴随时间的演进,美国制造业残存的部分也将逐渐转向海外,转向那些工人非常高兴获得每天5美元报酬的地方。QE 3显然不可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相反倒是会进一步延长,甚至加剧全球这种不均衡的状况。
到了2011年年中,即联储的新货币政策全部结束的时候,我们将无法找到新的增长推动器来代替它,尽管届时股票价格和消费开支都当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这些显然都是人造的,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当联储停止增发货币,停止买进资产,股市的基础就将崩塌,消费就将收缩,衰退就将回归,而且很可能比以前更加严重。因此,联储一旦开始就难以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们将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发货币,购买资产,每一轮的QE都将比前一轮规模更大。
毋庸赘言,美国央行的每一次增发货币,都意味着货币本身价值的损失。不过,这些做法的真正后果绝非仅限于货币汇率的范畴之内。
不计食品和能源的消费价格膨胀将继续保持低迷,这不必说,主要是因为全球工业产能过剩,因为有无数满足于每天5美元的劳动力。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将由供给(即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情况)和需求(联储将继续干涉,因此债券收益率将保持较低,股票价格将上涨到足够的水平,至少可以支持一定程度的增长)。
商品价格同样将由供给和需求决定。货币的加速增发一般都会推动需求的整体性增加,但是不同商品的供给是否能够跟上这速度,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比如,原油(81.86,-0.56,-0.68%)的价格是由一个严密控制着供给的卡特尔管理着的。因此,油价其实是由这个卡特尔是否能够成功地管理价格所决定的。黄金(1353.60,0.60,0.04%)则不同,产量和储量都有限,而且被广泛视为财富的储备手段,因此每一轮货币增发显然都会促进其价格上涨。至于土地就更加直观,新土地的供给是不存在的,其价格显然会迅速上扬。
伴随更多的货币被创造出来,土地价格猛涨,这就将使得生长在上面的食品价格相应上涨,达到许多人难以承受的水平——要知道,在我们这个星球上面,还有20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足2美元。太多的金钱出现,导致饥馑上演,这是颇有讽刺意味的一幕,也是一场令人恐惧的悲剧。
或许,这才是最终极的证据,证明政府增发货币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无法摆脱固有的邪恶的。(子衿)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17楼
美国为什么要打科索沃战争?打科索沃战争和石油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科索沃战争和美元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在打科索沃战争之前,很多人认为美国人打科索沃、南联盟,是出于人权主义。这是美国政府和媒体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说米洛舍维奇的南联盟政府屠杀了9万阿族人,但是这个事后证明是一个谣言,但是这个时候美国入侵了南联盟。
这个看的清楚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场战争发生在1999年的3月,但是1999年的1月1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1:1.08,但是到了3月5号这场战争打响,战争还没有打完,欧元的发行价爆破,欧元跌幅达到30%。
那么这样就可以看出来,美国人打科索沃战争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触怒欧元区。西方人喜欢标榜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美国人在欧洲的腹心地带打一仗,首先立刻打坏了欧洲的投资环境,使欧元刚刚诞生就立刻面临夭折的危险。事实上,美国人也做到了这一点。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么打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在欧元出现之前,美元是世界的储备货币,基准货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贸易结算几乎都是用美元进行计算,这样的话美国人在向全世界提供美元的时候不会白给你,那么美国人提供多少美元是一定要换回更多的廉价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就等于用5.9美分这样的一个成本去换回和它的币值相当的产品,这样的一个差价就等于是美国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向全世界征税。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欧元,一个庞大的欧盟经济体从此以后不再让美国人用美元去征税,这对美国来讲这种打击怎么能够容忍呢?这个时候的欧盟经济体达到了26万亿美元的一个庞大经济体,比北美经济体2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体还要庞大,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从此不再用美元结算,这对于美元霸权两讲毫无疑问是一个打击,是一个挑战。所以说美国人即使不是意欲除之而后快,也一定要打击,所以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有这样一个现象: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专家们跟踪发现,大约有7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流动,在7千多亿热钱在欧洲晃来晃去,找不到落地的地方,不敢落地。为什么不敢落地呢?因为不敢投资,如果你投资,一旦战争打响,投资环境恶化,你的投资可能就收不回来,追逐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投资者的信仰,但是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追求安全的获利,如果不能是安全的获利宁可不投资,这也是投资者的信仰。
既然欧洲有战争,这7千多亿不能落地,战争一打响,7千多亿有4千多亿立刻从欧洲抽走,2千多亿到了美国,还有2千多亿到了中国,还没有到中国,到了香港,那么2千多亿到和美国去支持美国已经9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美国从来还没有这样一个经济增长,这个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创造的,所以美国人对克林顿非常的感兴趣,非常的感谢。即使他弄脏了莱温斯基的裙子,美国人还是没有说,因为他没有弄脏美国人的经济。
这2千多亿到了美国,支持了美国的经济繁荣。还有2千多亿去了香港,香港怎么能消化这么多钱呢?显然是想拿香港做跳板,进入中国大陆。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美国“误炸”中国南联盟的使馆,出现了什么情况呢?一个星期之后2千多亿热钱从香港抽走,最后又去了美国,4千多亿热钱全部流到了美国,去支持美国这个时候9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一直到小布什上台,这个经济繁荣才结束。
所以看到美国的战争和全世界其它的战争是不同的,它的战争除了改善投资环境之外,还驱赶资本流入美国。确保美国每年有7千多亿美元的净流入,不然美国怎么去生活呢?它靠什么生存呢?所以说美国需要大量的美元回流美国,那么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打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美国可以说是仓促打响,9.11发生之后两个月不到美国就打响了,这是不符合美国的战争规律的。1980年之后,美国人连打了四场战争,除了阿富汗战争之外的另外三场战争,美国人的战争准备时间都在半年时间,这意味着美国打一场局部战争需要半年的准备,但是阿富汗战争是个例外,阿富汗战争不到两个月就仓促打响,仓促到什么程度呢?仓促到美国人把打仗打到一半的时候,居然把巡航导弹打光了,但是这个时候还得继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美国五角大楼只好下命令打开武器库,又打了900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来。
既然美国人知道你打一场局部战争需要准备半年时间,那你干嘛不准备充分一点打阿富汗战争呢?但是不行,因为美国的战争和金融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个时候911发生之后不久,大量的资金撤离美国,因为全球的投资人突然对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环境产生了疑问,美国是全球金融的中心,纽约是美国金融的中心,而华尔街是纽约的中心,世贸大厦是中心的中心,它居然让恐怖分子给炸掉了,谁还敢对你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呢?
这个时候大量的资金撤离美国,据说有三四千亿美元撤离了美国,我刚才讲到美国每年吸掉大约7千多亿美元的净流入,这个时候有三四千亿元撤离美国,美国还有几个月时间要过,没有钱怎么行,所以美国迫切需要一场战争,需要用这场战争打回全世界投资人对美国的信心。
果然如此,当阿富汗战争打响之后,当巡航导弹落在阿富汗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立刻回升,大量撤离的资金立刻回到美国,华尔街一片叫好,这场战争重新打回了全球对美国的信心。因为美国人说你不是认为我的投资环境不安全吗?但是我打一场战争给你看,美国仍然是最强大的,美国人想打谁就打谁,你要觉得不安全,还有别的地方的投资环境比我还不安全,它那个地方还在发生战争,所以这就是美国的军事手段如何为它的经济服务。
韬客社区www.talkfx.co
发表于:2010-11-20 08:38只看该作者
18楼
沈爷好久不见了喔:o :victory:
= 随机应变 =
19楼
什么样的力量可以促使美圆升值呢? 大规模的资金流出。至于其他央行的反对声,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到目前为止,升值国家的数据未必差(包括日本), 而美国的数据也没见到什么好。这里有个钝化的因素。就业率升了吗?黄金可以不理那是面子,可石油可是里子啊只会好了俄罗斯。
。。。。有个乔良的 中美打不打战争 挺有意思 在审核中
发表于:2010-11-20 08:52只看该作者
20楼
期待这个审核早见天日 嘻嘻: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