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多日连续创新高后,贵金属市场突然转向。10月21日周二,金银遭遇多年来罕见暴跌。截至周一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创盘中历史新高的黄金创十二年来最大跌幅。美股早盘时段刷新日低时,现货黄金逼近4082美元,日内跌约6.3%,创2013年4月以来最大日内跌幅。白银也在美股早盘刷新日低,现货白银跌至47.90美元下方,日内跌近8.7%,创2021年2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
一、 本次贵金属暴跌的原因
1、 避险需求减弱
地缘政治风险缓和是导致贵金属暴跌的关键因素。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达成妥协,俄乌冲突谈判出现突破,中东局势未进一步恶化,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转向股市等风险资产。
2、美元走强与美联储政策转向
美元指数攀升,对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形成直接压制。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推迟降息预期,实际利率上升至1.5%,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资金流向美债等高息资产。
3、技术性抛售与市场情绪逆转
黄金价格在4月触及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积累了大量获利盘,5月跌破关键支撑位触发程序化交易的止损指令,形成“下跌→抛售→加速下跌”的恶性循环。全球最大黄金ETF持仓量大幅下降,机构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4、供需结构变化
2025年全球黄金供应量增长8.5%,而需求量下降6.2%,创下供需缺口最大的纪录。技术进步降低开采成本,同时高金价抑制了实物需求,中国、印度等主要消费国的购买力下降。
5、宏观经济环境改善
全球经济复苏强劲,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4.2%,创十年新高。美国经济呈现“金发女孩经济”特征(GDP增长2.8%,失业率3.5%),欧洲制造业PMI连续18个月扩张,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二、贵金属市场未来展望
1、黄金
这次黄金五年最大单日跌幅的背后,是获利了结、避险退潮、美元走强和货币政策预期的多重合力。短期内,金价可能进入盘整期,花旗报告预测未来两到三周内将维持震荡。但从中长期看,今年60%的涨幅基础依然稳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经济放缓风险和央行买入需求将继续支撑黄金。
2、白银
2025年目标价:机构普遍预测白银将冲击49美元/盎司,主因光伏需求增长(每吉瓦装机需810吨白银)及伦敦库存下降33%导致的供需失衡。
机构预计2026年盘整于50美元/盎司;2027年或接近77美元/盎司,受新能源产业扩张及贵金属避险属性强化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