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来时隔10年的突破!10月28日,上证指数时隔十年盘中再度站上4000点,为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A股长期向好,4000点志在必得。此前3800至3900点已充分震荡洗盘,如今借消息、技术合力,突破4000点水到渠成,后市继续看涨!”有专家表示。

一、此次A股牛市形成的原因
1、国际资金疯狂涌入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在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在全球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的价值被持续重估、配置和再配置。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
2、宏观经济数据向好

宏观经济数据也传来利好信号。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前值为20.4%。
3、中美贸易摩擦缓和
中美双方就贸易摩擦近日在马来西亚如期会晤,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基本共识。
4、科技产业支持

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政策指引提升了产业链的想象空间,相关板块如CPO概念股、中字头权重股持续走强,成为市场热点。
5、市场情绪与估值修复
投资者对经济稳增长和政策红利的信心增强,叠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推动估值修复行情。当前市场呈现“慢牛”特征,成交量逐步缩减但指数稳步上行。
二、 A股未来走势预测

10月28日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后回落,收于3988.22点,显示市场在关键整数关口存在技术性震荡需求。短期内,3900-4100点区间或成为主要波动范围,三季报披露期可能加剧个股分化。资金流向显示,高景气赛道(如AI算力)与低估值品种(红利、上证50)呈现切换迹象,反映市场分歧加大。
若“硬科技”产业能持续转化为盈利增长,A股有望进入更长期的“健康牛”通道。政策面支持包括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制度优化及“十五五”规划对新兴产业的定调,为市场提供结构性机会。外资配置意愿提升(如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90%美国投资者愿增配中国股票)也可能推动流动性改善。
头部国际投行高盛近期发布的中国股市研报引发市场热议,其核心结论——中国股市正进入“慢牛”周期,预计2027年底前关键指数有30%上涨空间——并非空穴来风。结合政策环境、企业盈利趋势、估值水平及资金流向四大维度,这一判断具备扎实的逻辑支撑,但需警惕外部风险对上行节奏的扰动。
表情
登录后可进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