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至今,美元指数经历了剧烈震荡,正遭遇二十多年来最严峻的跌势。前三季度美元指数跌幅约达12.5%,从1月中旬的110关口骤降至7月1日的96.37低点。9月17日美联储降息当日再创微幅新低,此后主要在100以下区间震荡。当前技术性反弹或已终结。
一、2025年美元下跌的原因
1、 政策冲击
【特朗普关税威胁】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全球供应链恐慌,3分钟内美股蒸发7000亿美元市值。
【美国停摆危机】联邦政府停摆持续10天导致非农就业、CPI等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美联储陷入政策“盲区”,市场避险情绪激增。
2、 美国经济基本面恶化
【债务风险加剧】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2万亿美元,联邦税收仅3万亿美元,偿债能力严重失衡,美元被质疑为“庞氏骗局”。
【税基萎缩】劳动所得占比下降,金融资本利得激增导致贫富分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3、 市场预期混乱
【美联储政策分歧】官员对降息态度不一,威廉姆斯支持降息而巴尔强调通胀风险,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困惑。
【科技股拖累】甲骨文云业务风险暴露、特斯拉需求疲软等利空引发板块抛售。
4、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美元信用因财政赤字扩大(预计2025年赤字率超6%)和政策不可预测性削弱,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格飙升(年内涨幅超50%)。
尽管短期内“去美元化”进程必定会有波折,但国际金融市场显然开始思考美元背后的哲学问题,全球投资者正在美元和其他替代资产选择之间进行复杂的思想博弈。
二、美元未来走势预测
1、 短期走势
美元指数已跌破关键支撑位98.714,下一支撑位为50日均线98.033,若失守可能进一步下探至98.238。当前日线MACD显示动能减弱,短期空头占优。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时机分歧明显(沃勒支持宽松,巴尔强调通胀风险),市场预计10月底会议可能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0%区间。美国停摆导致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加剧市场波动。中美稀土出口管制升级及特朗普关税威胁(拟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可能引发避险需求,但美元信用受损或抵消部分支撑。
2、 中长期走势
渣打预测美联储未来12个月内累计降息100个基点(4次),美元指数或跌至95,较当前水平(约98.27)下跌约4%。但若通胀反弹或地缘冲突加剧,可能延缓跌势。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预计2025年赤字率超6%)与税基萎缩削弱美元吸引力,而欧元区经济疲软可能限制非美货币反弹空间。
若特朗普关税、移民限制等政策推高通胀,美联储或被迫维持高利率,美元可能阶段性走强。瑞银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美元将延续弱势格局,但这一趋势可能在2026年末迎来转折点——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美元多年下行周期或提前失去动能,届时美元将启动复苏进程。